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成立于1901年,原为丁龙资助建立,是美国最早建立的汉学系。
丁龙,原名马万昌,1857 年生于广东台山,18 岁时被贩卖到美国当劳工,后成为卡朋蒂埃家的仆人。
1901 年,丁龙捐出自己攒下的 12000 美元给哥伦比亚大学,希望设立汉学系研究华夏文化,
在其雇主卡朋蒂埃的帮助下,哥伦比亚大学汉学系得以建立。
为了帮助丁龙实现愿望,卡朋蒂埃陆续捐款将近 50 万美元,还捐献了自己在纽约的住房,甚至一度濒临破产。
清政府得知此事后,慈禧捐赠了包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在内的5000 余册图书,
李鸿章和清朝驻美使臣伍廷芳等人也都有捐助。
自 1901 年以来,哥大的汉学研究、中文教学不断发展,东亚系一直是美国东部汉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东亚图书馆中的中文书籍以及华夏相关档案文献也非常丰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大批学者来此从事华夏研究。
丁龙讲座教席,迄今仍是该系备受尊崇的教席。
作为赴美访学的学者,曾经的市级文科状元,李华麟怎可能不选修汉学系,来汉学系旁听课程?
只是吧,想象中的汉学系与现实中的汉学系差距极大,多少让李华麟有些失望。
初到汉学系的课堂,课堂内只有寥寥8名学生,
其中非裔美国人、拉丁裔黑人占据九成,白人只有一人,还是个挂满了唇环,穿着特别嘻哈风的少女。
李华麟是万万想不到,远在纽约的汉学系本科,不应该是学员爆满吗,竟然这么少!
汉学系的教授是名美籍华裔学者,名叫夏志清。
夏志清没想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学系,竟然会出现一名访美学者来旁听,异国遇华人,他对李华麟是极为热情。
仅仅三堂课过去,李华麟就成为汉学系八名学员的班长,负责课堂讲解四大名著,兼职收作业,批改作业。
且夏志清还跟哥大申请了,李华麟的外聘助教职务,目前处于审核中。
今天是李华麟来汉学系旁听的第7节课,
教室内,教授夏志清还没到,座位上的李华麟,就被八名同学团团围住。
上节课放学时,教授留了论文作业,要求学生以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片段,写一段中文观后感。
值得一提的是,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