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
见曹廷训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杨思义叹了口气:“不过,本官倒有一策,或可解你燃眉之急。”
曹廷训闻言眼睛一亮,急忙行礼道:“请大人明示!”
“京城工坊既吸纳了大量青壮,致使百姓无暇婚育,那……何不从工坊着手?”
杨思义目缓缓道来:“曹大人可奏请陛下下旨,命京城各工坊每月给已成家的工匠十日沐休一日,专为夫妻团聚之日。”
“未成家者,则由工坊主组织,与城中绣坊、织坊等女工居多之处定期联谊。”
曹廷训怔了怔:“这……,工坊主们恐怕不愿平白增加成本……”
现在城中作坊每月给工人放一天假。
这还是工商部出台的保护工人权益法律出台后,才有的。
以前有的作坊一月都不会给工人放一天假。
现在要求那些作坊工厂每月给工人多三天的假期……
那些商人定会削减工钱。
工钱减少,工人不乐意;不减工钱,商人不乐意。
杨尚书这招,真不是昏招?
杨思义微微一笑:“你可联合工部,颁布一道章程:但凡照办的工坊,皆可评为‘优等工坊',日后朝廷采购订单优先考虑。此外,每年生育子女达一定数量的工匠家庭,可由应天府授予‘勤勉之家'匾额,每年发放一些粮油米面什么的。”
“妙啊!”曹廷训恍然大悟,然后兴奋道:“这政策一出,工坊为得朝廷青睐,必争先恐后!”
“不说什么朝廷采购,就这‘优等工坊’就能让他们挣破头。”
商人利润那么高,舍弃一点利润,就能换回象征的荣誉,他们怎么可能不要?
还有,给与百姓米面油的奖励,这些东西既是百姓日常所需,却花不了多少钱,户部粮仓都满仓了,调配一点粮食应该没什么问题。
“正是此理。”杨思义颔首:“再者,可让顺天府组织官媒,定期在工坊外设点。再奏请陛下恩准,于七夕、上巳等节,开放金水河畔等地举办灯会游园,专邀各工坊青年男女同游。”
曹廷训兴认同的点头道:“下官怎就没想到!如此既不需大笔银钱,又能促成良缘!”
杨思义却忽然收敛笑容,低声道:“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曹廷训一愣,正色道:“还请大人明示。”
“想要让百姓多生子,那就要从根本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