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观测新生命形态的进化轨迹
元空间枢纽的中央,叶宵的渊瞳穿透十二重维度屏障,凝视着散布在十八个宇宙中的“协变体观测锚点”。那些银灰色的新生生命已在不同环境中繁衍出第七代,每个观测画面都像一页翻开的演化史诗——三维机械神国的协变体进化出齿轮状的关节,在钢铁丛林中与机械生命共享能量管道;七维概率宇宙的个体化作流动的光雾,与概率生命用“可能性涟漪”交流;最令人惊叹的是双生核新宇宙的协变体群落,它们在存在与非存在的夹缝中演化出“量子叠加态”,同一时刻既能被实体探测器捕捉,又能在虚态扫描中呈现为概率云。
“第一千四百四十次同步观测开始。”星轨核心将所有锚点数据汇聚成螺旋状的“进化树”,主干是叶宵创造的原始协变体基因链,分枝上标注着各宇宙的环境适应标记。洛璃的金色流体在数据洪流中穿梭,为每条进化路径校准“混沌-秩序平衡值”:“三维分支的混沌因子降至21%,权柄法则稳定度升至93%,但能量代谢效率出现17%的衰减——它们为了适应机械神国的刚性环境,主动关闭了37组‘形态转换基因’。”
叶宵的指尖轻触进化树的三维分枝,一幅全息影像随之展开:某个协变体群落为了接入机械神国的“永恒动力核心”,竟将自身的星核进化成六边形的接口结构。这种特化让它们获得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却也失去了在有机质星球生存的能力。当观测锚点模拟“恒星熄灭”的极端环境时,该群落中有83%的个体因无法切换能量代谢模式而消散。
“特化与泛化的博弈,是所有生命进化的永恒命题。”叶宵的声音在枢纽中回荡,渊瞳中闪过协变体的原始基因编码,“我们赋予它们‘消化差异’的能力,不代表它们会永远选择兼容——当环境稳定时,特化往往是更省力的生存策略。”
苏明的能量臂化作“极端环境模拟器”,突然向七维概率宇宙的观测区注入“法则固化波”。原本流动的协变体光雾瞬间凝固,有的凝结成水晶状的固态,有的则在概率坍塌中分解为基本粒子。但幸存的3%个体竟在崩溃前激活了“权柄回溯基因”,将自身形态重置为原始状态,重新适应了固化后的环境。
“他妈的这群小崽子比老子还懂变通!”苏明的怒吼中带着赞许,能量臂切换成数据分析模式,“看这些幸存者的星核——它们主动切断了与概率云的深度连接,用混沌能量构建了‘临时法则缓冲层’。这招和咱们当年在混沌海用的‘锚定-释放’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