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消息最早出现在“大红书”这个软件上。
目前该消息已删除。
但还是被好事的网友提前截图,然后搬到围脖上,并引发了讨论。
爆料人自称是雅尚文艺出版社旗下印刷公司的工作人员。
还附上了一张看似是印刷车间的模糊照片。
照片中码放整齐的书册隐隐能看到《开端》的字样。
旁边的计数牌上显示着令人咋舌的数字。
“【这个春节假期,加班加点都在印刷《开端》。
一开始我还不知道这是啥书。
后来刷剧才发现原来是最近爆火的那个电视剧的原著小说。
听说首印量有 200 万册呢!】”
爆料人的文字描述更是让这则消息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想要出书,挺繁琐的。
这里我们重点讲一个东西。
——风险!
首印的风险!!!
在电子阅读盛行的现代,实体书市场面临着不小的冲击,很多出版社在确定首印量时都慎之又慎。
首印数量过多可能导致库存积压,增加仓储和管理成本,风险比较大。
首印数量过少则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影响销售机会和品牌形象。
尽管首印量是在出版物正式推出前设定的,但市场反馈对于后续印刷量的调整至关重要。
如果作品上市后受到热烈欢迎,销售超出预期。
那么出版商可能会迅速增加印刷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反之,如果销售不佳,出版商可能会减少后续印刷量或采取其他促销措施来刺激销售。
就拿之前某知名作家的新书来说。
出版社鉴于其过往作品的畅销成绩,将首印量定在了 50 万册。
然而,新书上市后,市场反响平平,销量远不及预期。
最终大量书籍积压在仓库,出版社不得不进行大幅度打折促销,依旧难以挽回损失。
而首印200万本小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在出版行业资深人士李明的眼中,这简直是一场豪赌。
他坐在堆满书籍的书房里,手指轻轻敲击着电脑键盘,在自己的行业分析公众号上快速敲下一行字:“《开端》小说首印 200 万册,这一数字在当下实体书市场堪称激进之举,背后是对作品的极度自信,抑或是一场冒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