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最早的时候不叫这个名字。
叫《感鄄赋》,也叫做《感甄赋》。
在魏明帝曹睿即位以后,因为古代“鄄”通“甄”。
曹睿不开心了。
“这东西犯了我母亲的讳,不行,太露骨,得改。”
所以召集了大臣们商议,如何将《感鄄赋》换个名字。
于是,就有了《洛神赋》。
而写下《洛神赋》的作者,大家都很熟悉,正是三国的曹植。
不是用船称大象的那个,称大象的是曹冲,他是曹植的兄弟。
曹植是七步成诗的那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但凡你读过《洛神赋》,你应该明白。
曹丕让他七步成诗,就是明摆着罚酒三杯,意思意思。
这里借用一句戴建业老师对曹植的解读:
“曹子建牛的要死,大家都知道,曹子建就是曹植。
现在有个成语“才高八斗”就是说他的,相传是哪个说的呢?
就是另外一个狂人叫谢灵运说的。
他说天下的“才”有一石,一石是十斗,子建独占八斗,我占了一斗。
还剩个一斗,天下人共着用,听懂了没有?”
我大学的古代文学课的老师也是个老教授,现在我还记得他当初是这么说曹植的。
他说曹植很天才,但夹在两座大山之间,略显逊色。
前面那座叫屈原,后面那座叫李白。
当时我们学委发表观点说:“可是谢灵运说曹植才高八斗,比他和其他所有人加起来还高八倍。”
我老师回答说:“谢灵运搁这儿吹自己牛逼呢!”
不知道你听懂了没有?
说白了,就是说从古至今文人对曹子建的才高八斗没意见。
但是对谢灵运独占的一斗,相当不服!
你丫的搁这儿吹牛逼呢!
这就相当于一个班级里公认学霸实力超群,大家都认可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可突然有个同学站出来说自己和学霸差不了多少,除了学霸自己厉害,剩下的同学加起来还没他强,这自然会引起其他同学的不满和不服气。
事实上,谢灵运也不差的,李白可是他的小迷弟!
迷的不要不要的那种!
关于《洛神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