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四句,即便是对国学造诣颇深的人,每次听到都会被其磅礴的气势所震撼。
更何况是初次听闻的人?
这四句话所蕴含的格局与境界,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能与之比肩的箴言屈指可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短短二十二个字,却道尽了读书人的最高理想与使命。
但凡有些文化素养的人听了,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叹:
大气!震撼!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前文有说过,在综艺制作中,备采环节看似简单,实则至关重要。
一段精心设计的备采,不仅能弥补正片拍摄时的遗憾,更能通过嘉宾真实的反应和表达,为节目注入灵魂。
优秀的剪辑师甚至能通过巧妙的剪辑手法,将看似平淡的备采素材点石成金。
——张冠李戴制造戏剧冲突,移花接木强化人物形象,这些都是业内常见的操作手法。
可以想象,届时当孙云浩这段关于"横渠四句"的备采,被恰到好处地穿插在正片的关键节点时,将会产生怎样震撼人心的效果!特别是在古今对话的高潮时刻,这四句话的突然出现,必定能让观众产生醍醐灌顶般的顿悟体验。
罗胜雄站在备采间的一角,双手不自觉地背在身后,作为浸淫文化领域数十年的老电视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几句话的分量——这是对整个节目精神内核的精准把握。
"有这几句话坐镇,《典籍里的华夏》的文化高度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罗胜雄在心中暗叹,"不愧是能写出《少年华夏说》、《洛神赋》、《劝学》的年轻人,这文学素养简直可怕!"
没有人知道,他今天能来,其实是冲着孙云浩来的——他想看看这个年轻人。
如果说,他之前拍板《典籍里的华夏》是因为这部综艺确实够好,占比7成,孙云浩个人在他这刷出的好感度占比3成。
如今,这个占比要调整了。
55开,或者4,6开。
原因是《洛神赋》和《劝学》两篇文章的诞生!
谁能理解,他初看时的震撼?
所以,得知孙云浩今天来录制《典籍里的华夏》的备采,他抽空过来走走。
陈强站在一旁,同样震惊。
他原本只是想录几段常规备采,为后期剪辑准备些备用素材。
谁能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