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视频则是孙云浩和郑金生的古今对话。
“郑先生,能带您看看后世吗?”孙云浩的声音突然在书斋中响起。
一道由无数光点组成的光桥凭空出现,光桥从书案前一直延伸到门外看不见的远方。
郑金生手中的毛笔“啪嗒”一声掉在宣纸上,毁掉了那张即将完成的织机设计图。
但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眼前这超乎常理的光桥。
“这,这是?”郑金生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却又忍不住好奇地向前探身。
“这是通往未来的桥梁。”孙云浩的身影出现在光桥旁,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郑先生可愿随我一观?”
郑金生深吸一口气,颤抖的手指抚过自己花白的胡须。
他回头看了眼书架上整齐排列的《百工智鉴》手稿,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沾满墨迹的双手。
最终,求知欲战胜了恐惧,他迈出了第一步。
当他的草鞋踏上光桥的瞬间,周围的景象如水波般荡漾开来。
书斋的墙壁像融化的蜡一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明亮宽敞的现代化木工车间。
他的眼睛瞪得溜圆,看着眼前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天花板上排列整齐的LED灯管散发着刺眼的白光。
墙壁上挂着的电子显示屏闪烁着看不懂的数据。
最令人震惊的是车间中央那台正在运作的数控雕刻机。
机械臂精准地在红木板上移动,雕刻出比头发丝还要精细的纹路。
金生不由自主地向前走去,差点撞上安全护栏。
“此等精工,”他的声音颤抖得厉害,“竟不需人手?”
孙云浩微笑着引导他来到操作台前:“仍需人手,只是方式不同。”
他指着显示屏上复杂的3D设计图。
“这是现代工匠的智慧结晶——他们先用电脑设计图案,再编程让机器执行雕刻。”
郑金生颤抖着触摸刚刚完成雕刻的木料表面,光滑的触感让他惊叹不已。
他翻来覆去地检查那块雕花木板,甚至凑近闻了闻木头的香气。
“妙哉!”他由衷赞叹,“我当年雕刻一块花板需十日,这机器恐怕一个时辰就能完成。”
突然,他像个发现新玩具的孩子一样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能让我试试吗?”
在技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