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丝扒出过完整的产业链:
先是预售期锁票。
用大量虚拟账号抢购,甚至勾结票务平台的内部人员,提前截留优质座位。孙云浩这场演唱会的内场票,据说有一部分在预售阶段就没流入公开市场,直接进了黄牛的 “仓库”。
然后是分批次抬价。
先放出少量票试探市场,看到粉丝抢票激烈,就立刻涨价。比如 12 月 4 号的内场票,票面价 2000 元,预售结束后黄牛先挂 10000 元。等第一批卖完,马上涨到 13000 元。将来,等临近开场前,甚至敢喊到 18000 元。反正总有 “不差钱” 的粉丝愿意买单。
最后是跨平台套利。
在围脖、大红书、甚至粉丝群里用不同账号演戏。一边假装 “粉丝转让” 营造稀缺感,一边用 “内部票”、“工作证” 等噱头忽悠路人。一套票能辗转卖好几次,每次都加价。
“国家对黄牛的打击很严厉了,可怎么就是禁不完呢?” 刘玥佳对着好友叹气。
她想起前阵子看到新闻,某明星演唱会的黄牛被抓了十几个。
可转头还是有人在朋友圈卖票,只不过换了个 “演唱会周边代购” 的马甲。
好友给她看了条新闻:有黄牛为了躲避监管,甚至开发了 “暗语系统”。
【出奶茶两杯】指两张内场票。
【加冰】代表加价 5000 元以上。
【打包带走】就是买多有优惠。
“你看,他们比监管政策跑得还快。”好友满嘴都是“黄牛死全家”的愤慨。
她,同样是抢不到孙云浩演唱会门票的伤心人。
刘玥佳知道,这种事怪不到偶像头上。
就算是黑粉,也鲜少拿这种事说事。
因为谁都清楚,造成这种局面的,是票务市场的灰色链条,是某些平台的监管漏洞,甚至是部分粉丝 “不差钱” 的追捧,唯独怪不到歌手本人身上。
谁敢拿这种事攻击孙云浩,信不信粉丝能掀翻评论区?
【浩家军】早就形成了默契:
骂作品可以讨论,骂人品可以对线,但想把黄牛的锅扣到孙云浩头上,那就是触碰底线。
前阵子有个营销号发博阴阳怪气 “明星纵容黄牛割韭菜”,配图用了孙云浩演唱会的票根,结果评论区被粉丝冲得关了评论。
有人甩出工作室抵制黄牛的声明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