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早早就去了计算机研究所。
李枭也不是第一次见邓教授,不过见到来人,也是快步迎接了过去,打招呼道:“邓教授。”。
见到是李枭,邓教授也是迫不及待道:“李工,昨天我接到了黄部长的电话,新型计算机只能够进行核物理的模拟吗?”。
闻言李枭也是道:“理论上他可以进行,核反应过程模拟,核结构与性质计算,核反应堆核心模拟,但具体还要看您的测试。”。
这也让邓教授迫不及待道:“走,快带我去看看。”。
要知道核反应过程模拟,就包括了反应机制计算和能量与粒子输运,反应机制计算就是中子轰击原子核时,是发生 “裂变”、“聚变”或者是“散射”,计算出应发生的概率、产物种类。
能量与粒子输运,则是计算核反应中的能量是如何释放的,如何传递的,反应产物的运动轨迹、速度分布,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核结构与性质计算也是如此,计算的是核内粒子分布,也就是质子、中子在核内的一个分布情况,半径、密度之类的。
还有就是能级与衰变行为计算,它是支撑核物理的基础,只有研究明白了,才能作为涉核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可以说如果计算机这些都能够计算的话,那么将会省下很多研究的时间。
进到机房,看到30吨的计算机,邓教授也是愣了一下,不由道:“这计算机怎么这么大?”。
见此李枭也是笑着解释道:“这是大型晶体管计算机,和之前的计算不不一样,它的运算速度,最快可以达到300万次每分钟。”。
听到这个数据,邓教授也很是惊讶,有些不可置信,之前的计算机也才19万次每分钟,这足足提升了十五六倍。
不过想想也就理解了,也知道这么快的运算速度,才能够支撑起大型数据的模拟。
教会了邓教授如何操作,李枭又提醒道:“邓教授,第一次测试先不要运行复杂的全场景模拟,先找一些简单来进行模拟,大型模拟太耗费时间,现在这是测试,如果有错误还需要进行纠正。”。
闻言邓教授点了点头,就开始自己操作了起来,最开始李枭猜知到对方输入的是什么。
不过到了后面,就完全看不懂了,有点像是看天书的感觉。
而随着各种输入输入完成,计算机就开始运转了起来,李枭见此这才问道:“邓教授这是计算模拟的什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