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集成电路进展(第1页)

闻言二领导也是点了点头:“我会邀请各地教授来进行审查,绝不会出错,哦!对了!前几天罗教授特意跟我提起,集成电路有了突破,想要加大力度研究,这一研究是你提出来的,来和我讲讲,这小小芯片里藏着怎样的乾坤?”。

集成电路虽然李枭没有时时刻刻盯着。

不过一个月也都会去几趟,看看结果,有哪些问题,也会给众人一个解决的方向。

进行技术讨论。

在去年的时候,计算机研究所,就制造出了第一块 “微组装型集成电路”,这一块集成电路虽然只有19个元件组成,也存在诸如散热等一系列的问题,更是无法量产,是实验室产物。

但却也验证了集成电路的可行性。

虽然这些只是个开始,但却是迈出了第一步。

不过这些还远远不够,想要研究出能够用在计算机,能够用在自动化上,大范围应用的集成电路。

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毕竟国内很多设备都无法制造出来。

这一点就麻烦了。

但对于此,前世已经给出了答案,既然复杂的设备以国内现在的工业还制造不出来,那么就上土办法。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的办法。

没有光刻机、缺设备、少材料,只能够因地制宜,自己想办法。

办法倒也是简单,就是用 “双显微镜 + 紫外灯” ,制作成曝光装置完成光刻,然后再结合氧化、扩散、刻蚀、金属化等工序,完成了硅平面工艺的突破,制造出来了超小型硅平面晶体管,也就是“芝麻管”。

这种“芝麻管”,只有火柴头般大小,但在频率和可靠性上都有所提升。

可以说“芝麻管”是集成电路不可或缺的基础。

也是在完成这一项研究中,计算机研究所研究出了国产光刻胶、器件封装材料、扩散炉、光刻机、压焊机、真空镀膜设备、晶体管测量仪。

这些都是集成电路的研发和生产的必要前提。

现在计算机研究所就靠着这些技术,开始研究PN结隔离型硅单片集成电路。

如果能够研究成,那么就代表了国内的硅单片进入了IC阶段,到时候只要把CPU、存储器、I/O 等关键部件做成 IC,并进行互连,就能构成计算机系统。

不过这些说起来简单,但想要制造出来可就难了。

毕竟现在的单芯片只能实现简单功能,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