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200多项技术实验(第1页)

随着李枭讲完,众人也就开始研究了起来。

有了研究方向,这一次研究的速度很快,不过五个月,就研究完了整体框架的一个搭建。

不过这距离研究完成还差很远。

还有很多技术需要研究。

像是自旋稳定技术、跟踪测量技术、信号传输技术、温控技术、结构设计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想要研究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就拿自旋稳定技术来讲,它的作用就是在太空无空气阻力的环境中,如何保持稳定的姿态,让信号天线、遥测设备对准地球,如果无法保持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导致信号传输失败。

让地球丢失目标位置,而它自转的要求必须120 转/分钟。

其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利用角动量守恒原理,像陀螺一样维持姿态稳定。

不过原理虽然简单,但想要制造出来可没那容易,首先就是它的自旋,要由运载火箭第三级在入轨前赋予,那么如何保证能达到120 转 / 分钟是个问题。

这个是早就计算好的,这速度既能保证姿态稳定,又不会因为自旋速度太快,而导致内部仪器损坏。

这还只是第一步,如何抑制自旋的偏差,这个就要用到液体阻尼器。

液体阻尼器它可以通过密封腔内的硅油,在旋转的时候产生粘滞阻力,从而来吸收姿态偏差的能量,让自旋稳定。

不过这个国内可没有,还需要研究设计。

跟踪测量技术也是一样,同样不容易实现,跟踪测量技术就是要掌握轨道位置、飞行速度和姿态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够查看出卫星是否正常,有没有出现问题。

而解决的方案也很简单,就是微波雷达跟踪+光学跟踪,光学跟踪这个比较容易实现,就是在各地建设设微波雷达站,然后通过发射微波信号反射定位,测算出卫星的距离。

微波雷达站这一技术国内已经研究了出来,只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建造基地就能实现这一功能。

但光学跟踪这个就难了。

它需要高倍光学望远镜,然后在全国各地在建设站点,在配合摄影测量,就能够记录卫星过境时的轨迹。

但现在国内根本就没有高倍光学望远镜,这个就需要国内自己进行研究。

信号传输技术也是一样,也是有很多技术是国内现在不具备的。

它的作用就是向地面传输卫星的遥测数据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