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好诗(第1页)

“茂学兄,久仰久仰。”姜淮也起身拱手行了一礼。

这时一旁另一个学子道,“哎哟,你们这真是巧了。”

“何出此言?”

“丰台县案首和松山县案首相遇了。对了,你们有没有买注?”那人问向其他的学子。

“什么注?”好些人诧异。

“日升钱庄组织的,打赌哪个县案首是这次府试考第一?”

“还赌注,读书人去下注简直败坏门风,有辱斯文!”人群中有一学子高声嚷道。

“就是!不过目前……谁第一啊?”尽管那人嘴上这么呵斥,但还是好奇。

其他人也都想知道这六个案首最后谁能夺得头魁。

“阴山县阵势最大,其次是丰台县,再就是鱼洋县。”

姜淮听完,一怔,原来自己在六位县案首之中都排不上前三。

也好,低调点就低调点。

之后那人就道,“不知道这位丰台县案首与松山县相比?哪位实力更强?”

姜淮一怔,心道,又来了又来了。

这些个酸丁,不会又要比诗吧。

比诗倒还是其次,主要是他怕自己用了先贤作品,一鸣惊人,闪瞎他们的眼!

果然,就听那丰台县县案首道,“我看今日这河水旁边的柳枝倒是很美,不如就以柳树为题作诗。如何?”

说完,他笑看向姜淮。

姜淮知道他什么意思,他还能说什么。

只能配合他了。

之后就听那杭永望看向外面的河堤,之后沉吟了会儿道,“绿丝垂钓清波中,惯看浮云送晚风。不羡群芳争艳色, 自将春意系桥东。”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好诗好诗啊!”

姜淮也点点头,“好诗好诗。”

等众人称赞一番杭永望,另外就有学子道,“那松山县的姜案首呢?”

其他学子全体集体看向姜淮。

姜淮想,这诗看来是非作不可了。

略一思索,沉吟几秒,直接道,“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众人一听,纷纷惊讶道,“姜兄的这首明显超出杭兄啊!”

“就是,尤其是这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真绝!”

“是,没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和杏花杨柳结合,描写濛濛细雨似有若无,又暗表细长柳条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