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本质上,就是将一个实际的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再通过数学工具和程序语言将其简化求解,再回归指导实际问题。
林悠暂时还没开始编程课程学习,做完了他的工作后,随即转头看向游新月。
原本的三人里,每个人都懂数学、编程、论文编写和答辩,但各有侧重。
接下来,游新月出场,一边操作着电脑,一边开始讲解自己编写程序的思路。
一道题的练习总共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全程从老师到三位学生都专心致志。
当然了,这只是练习,无论是林悠还是游新月,并没有深入其中完全解答或者编写程序,负责论文编写和赛事答辩的王淳,更是没有出场的机会。
胡仙老师选的这个问题也不复杂,主要就是让新队伍迅速磨合,互相了解实力。
“距离十一假期结束后的比赛日,只有18天,我希望在这18天里,你们都能够和谐相处、共同努力,林悠可以不上课,王淳和游新月,你们俩的话,协调好上课和训练的时间,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每天要保证几个小时来进行磨合训练。”
?
大一新生不用上课?
所以胡老师说这厮水平已经超过不少研究生,还真不是过誉的场面话啊?
之前因病休学退出的那位,就是数院本科生里的佼佼者,是三人队伍里的大腿,大二的时候就参赛获得过国一,实力和经验具备。
王淳和游新月在他退出后,一阵惋惜和失落,但现在看来……
新来的学弟也是大腿,而且……好像更粗?
除了经验少点,但态度比起之前的大腿要和善很多啊,看起来挺好打交道的。
接下来,队伍并没有解散,胡仙离开了活动教室,把教室交给三位队员自己掌控。
胡仙刚走,王淳立马比了个大拇指,笑着道:“以前只知道清北有状元,没想到我竟然也有机会大学和状元在一个学校。”
这话如果在不知道林悠被郑院士收为弟子的时候说,可能会有些微嘲讽的意味,但王淳知晓了缘由,刚才林悠也表露了下水平,这时候只能是表露善意了。
“状元是高中的事了,到了大学,我还是个新人,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成就,学长和学姐都已经获得了不少奖项,我还得向你们学习。”
大多数人都讨厌拍马屁的人,但实际上……你得看谁来拍马屁,以及怎么拍。
被林悠这样的“前高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