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最后一节物理课结束后,六门课的成绩全部出来。
林悠数学150,语文110,英语143,理综245。
勉强算是六科无短板,数学和英语顶尖的学霸了,距离学神的差距,也就只有理综和语文不够拔尖。
曲清欢下了课后,把林悠叫到了一楼教师大办公室外的空地。
师生俩一个一米八三,一个接近一米六,林悠低着头看着曲清欢,犹如看着一个小土豆。
曲清欢微微叹了口气,“你怎么物理才考了85分?我不是请你喝了一个月早餐奶了吗?”
今年是曲清欢教书的第三年,林悠也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她教书认真,对学生也不错,除了提升教学水平外,她也在学习老教师的“手段”。
给尖子生奖励就是学的英语殷老师,但眼看着林悠英语成绩飙升到了一百四十多,物理相比之下,却只有“微小”的进步。
所以,曲清欢有些急了。
不过她不好意思去问殷丽华老师,只能选择对林悠继续加码。
“曲老师,这次八校联考超难的,我已经很努力了,再说了,85分也不差啊。”
林悠也有些无奈,系统的机制就是这样,为了节省进度条权限,他没有选择单科进行提升,而是建立了理综目标词条的进度条。理综包含了三门课,随之而来生成的进度提升锦囊任务数量也很多,周期被拉得很长,反映在成绩提升上,同样也会慢很多。
这也是林悠第一个建立进度条的目标词条,只选择了【数学】的原因。
成绩提升很重要,但想要长时间坚持努力,正反馈同样重要。
林悠如果没有【数学】词条达成100%后的次次满分,没有满分带来的成就感,和周围的无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同样无法保证自己能一直保持努力的状态。
曲清欢不为所动,“说吧,你还有什么想要的奖励。”
显然,曲清欢已经把林悠当成了,需要不断激励和奖励,才能兑现天赋的天才学生。
在曲清欢眼中,数学连续两次难度颇大的考试都能满分,已经证明了林悠理科上的实力,那么物理85分对林悠来说就绝不是极限,他一定也能达到物理满分的水平。
虽然学习是林悠自身的事,但带出尖子生也是曲清欢的目标,同样是她追求的教学成果。
林悠感受到了被老师当成宝的压力,作为整个高三7班唯一的宗门天骄,老师寄予的希望肯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