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娄家现状(第1页)

一番整理下来,除了之前看到的部分《四库全书》,和《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聂鹏飞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书,其中居然还有一册《永乐大典》。

估计关四自己也没有发现,不然绝对不会这么轻易同意。

这也让聂鹏飞知道,现在的北平民间,一定还有不少散佚的古书。

这个倒是可以留意一下,相比于瓷器、玉器,聂鹏飞觉得作为文化载体的书画,才是真正的民族瑰宝。

时间就在聂鹏飞这样悠闲的日子里慢慢流逝。

聂鹏飞每天坚持日出练气,然后练一套外功。

体内的内力虽然没有增长,但是聂鹏飞却感觉的到,内力运转更加随心如意。

只是让聂鹏飞郁闷又快乐的是,还是没有几个来看病的。

但是来卖书的却多了许多,陆陆续续又收了几百本书,钱也花出去好几千块。

这天聂鹏飞正在无聊看书,一个人跑来问:“是95号院的聂先生么?”

聂鹏飞看他一身工人打扮,忙问:“是家里有人不舒服么?”

工人说:“我是娄记轧钢厂的。

何大厨让我来跟您说一声,让您下班时间,带上东西去厂门口等他。”

聂鹏飞当即知道是什么事,连声感谢:“好的,麻烦您跑一趟,谢谢您嘞。”

工人说:“话我带到了,我就先回了。”

聂鹏飞起身相送:“好的,您慢走。”

看看今天也没什么人,于是干脆收拾回家。

带着早就准备好的一个木箱,里面有厨具和一些常用的温补药材。

休息一阵,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就起身往轧钢厂走。

说来这轧钢厂就在东直门外不远,但是聂鹏飞还是第一次来。

这时的轧钢厂,还不是后来的万人大厂。

规模不算大,只有千余人,真正一线的工人,也就八百多。

在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依赖于,从日本引进的设备和技术。

原本娄家在北平,根本算不上顶级商人。

后来日军全面侵华,年轻的娄振华,打算自己创业。

不知怎么,跟日本商人勾搭上,引进了1座13米长的小加热炉,1架250毫米和5架230毫米轧钢机。

主要生产小圆钢和马掌钢,日产量大概有3到4吨。

虽然大多工作,还是依赖人工操作,但对于当时缺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