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起离开谭老太屋子,往前面走。
何大清打过招呼就开始,去通知院里其他住户。
闫阜贵和聂鹏飞一起回的前院。
路上聂鹏飞说起买东西的事。
闫阜贵眼睛一亮,说:“我带你去我亲戚的杂货铺,基本上一趟就能给你配齐。”
聂鹏飞也不愿四处奔波,当即答应下来。
闫阜贵介绍成一笔大生意,高兴的带着聂鹏飞就出发。
闫阜贵先带着聂鹏飞,去了附近的警署。
一通解释之后,聂鹏飞付出一块大洋,顺利的直接拿到良民证。
出了警署,闫阜贵提醒说:“这良民证记得随身携带,千万不能丢了。
真要是丢了,赶紧来补办。”
聂鹏飞谢过闫阜贵提醒。
两人才去买东西。
到了地方才知道,闫阜贵这亲戚开的铺子虽然不大。
但是南来北往的杂货都有,品类非常齐全。
刚才也看了,屋里的家具都是现成的。
虽然不是什么好材质,但胜在结实耐用。
所以也不用换新的,只要准备些生活用品就行。
聂鹏飞把铺底、被子、煤炉、锅碗等等,凡是居家过日子的家伙,通通买了个遍。
最后一算,抹零之后,居然花了10个大洋。
把闫阜贵高兴的眉开眼笑,估计提成不会少给他。
后来聂鹏飞才知道,这家所谓的‘亲戚’,租的就是闫阜贵的门面。
聂鹏飞钱来的容易,再加上后世物价思维,还真没把这点钱看在眼里,直接给结了账。
又花钱请老板帮忙把东西送家去。
让闫阜贵又带他去找木匠,定做了一个行医用的药箱和手铃。
聂鹏飞虽然有钱,但是也不能坐吃山空,而且没有一个正当收入也不行。
所以昨晚思量之后,聂鹏飞还是决定,做个走街串巷的铃医。
一来可以四处打探消息,二来收入不固定,别人也就不知道具体有多少钱。
明面上有了收入,街坊四邻也都知道,也能应付官面上的检查。
而且有事的时候,还能借口出城采药。
就算离开个几天,也不会有人怀疑。
越想越觉得可行,比之前想的找家药铺打工强多了。
而闫阜贵也不愧是老坐地户。
带着聂鹏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