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贾东旭拜师易中海(第1页)

聂鹏飞知道,虽然炒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很明显缺点。炒面因为缺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如果长期食用,会导致战士们患上败血症、夜盲症等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和战斗力。

并且炒面干燥难咽,战士们需用雪或水送服,很多时候战士们,都是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边行军边吃饭。最主要的是炒面含水分少,长期食用容易上火,严重的会出现口角炎等问题,还可能引起肚胀、反酸等不适。

到了后期,因为物资匮乏,炒面的成分再度调整,导致其热量下降,难以满足战士们,高强度作战的能量需求。基于以上聂鹏飞发现和回忆后世总结的问题,他决定按照后世压缩饼干的方式,试着制作简化版和药膳版的压缩饼干。

为此他在自家门口,找人做了一个泥塑烤炉,本想拉上何大清一起研究,结果他们工厂,接到大批军工订单,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所以也就只能,聂鹏飞自己一个人忙碌。

而院里的邻居,莫春生两口子,还有央着聂鹏飞,给改了大名的小舅子莫修远、莫修明,纷纷成为聂鹏飞压缩饼干的试吃员,获得的反馈都觉的挺好吃,而且不像炒面那样不好咽。

聂鹏飞又扩大试吃范围,让赵星屿的队员,军管会的同事都试着尝尝,结果这些当兵的就是牛,四合院邻居一块就顶饱的压缩饼干,他们一次能吃两块儿。不过总体反映都觉得不错,口感好能顶饱,而且体积小、重量轻,比炒面更好携带,更容易保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能烧热水泡着吃。

最后聂鹏飞实验后,确定了两种版本,一种普通版供应大军,一种掺杂简化版九花玉露丸的高配版,专供执行高强度行军任务的部队。两种样品和试吃报告,还有它们的配方,聂鹏飞一起上交给大领导,至于后面的事情,就不是他这个千里之外的小人物,能够左右的了。

这天回到院里,闫阜贵拦住他说:“小聂你听说了没?”

聂鹏飞摸不着头脑:“什么事?最近军官会一直在忙,不少人响应号召制作炒面,还有人捐款捐物的,我也不知道你说的啥事啊!”

闫阜贵神秘的说:“最近你早出晚归的,可能不知道,咱院里的大事。”

聂鹏飞说:“什么大事?我没听小竹说起啊!”

闫阜贵说:“我听杨瑞华说,老易要收贾东旭当徒弟。”

聂鹏飞不以为意的笑着说:“东旭在娄家厂里,也干了几年了,找个师傅学手艺,想多挣点不是很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