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给贾张氏讲政策(第1页)

其实这几家里都有人在老家有地,可是他们跟聂鹏飞不熟悉不敢贸然来问。贾张氏却知道这种已经公布的政策类事情,聂鹏飞一般都会详细的说清楚,把其中的利弊告诉大家。所以自告奋勇来问,既落个顺水人情还能借着这事显得他们家跟科长关系好。聂鹏飞一眼就看出其中关键,所以才会低声说她聪明,又高声的给大家讲解政策,就是为了让她落下这个人情。

随着聂鹏飞的不断讲解,大家发现这虽然是个好事,可是对于她们来说却不是好事。她们虽然之前分了地,可是没人回去下地干活,都是让亲戚帮忙照料着,只有农忙的时候会回去几天帮着收割和种植。然后亲戚按比例分一些粮食,或多或少的看各家怎么说。像贾张氏这种哪怕农忙也不会去的,自然分的就会少一些。

所以聂鹏飞后世看的小说,什么贾张氏在农村有地惹得多少人羡慕等等,显然是不合理的。起码一直到1958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实施之前,都属于自由迁徙期时期,城市和农村可以相对自由地迁移和落户。京城可能会相对严格些,但是力度也有限。毕竟1953年6月30日开始的第一次人口普查,除台湾省和部分边远地区及海外华侨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人口六亿的中国大陆地区,城镇人口只有13.26%,乡村人口却有86.74%。

话归正题,农业合作社是中国农村经济,从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转变的重要实践。今年明确提出:农业合作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明后两年的实践,伟人提出了加快农业合作化进程,全国很多初级社合并为高级社(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因此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粮食增产,并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

但是具体到这些个人身上,利国利民的事就让她们感到惋惜和紧迫。既舍不得名下的土地,又不想回村里参加劳动,一时众人都陷入沉思,开始考虑自家该怎么办?聂鹏飞看着陷入沉思的众人,摇摇头没有多说什么,路是自己选的,也是自己走的,未来究竟如何,还要看她们自己的抉择。

说了这么多话也有点口干,跟贾张氏打个招呼就推着车子回家。刚喝几杯茶,闫阜贵抱着一盆花进了月亮门,闻着茶香迫不及待的坐下。连喝两杯之后才说:“小聂啊!你看我拿这一盆,跟你刚才拿的换换行不行?你也知道我家日子不好过,你嫂子肚子里这个眼看着又要生,就靠着我那一个月26万的工资,真过不下去。。。”

聂鹏飞似笑非笑的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