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头接过那份薄薄却重如千钧的喜报,手指狂颤。
他想起了老大徐有德。
为了供老大读书,他年轻时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刨食,把最好的都给了大房。
婆娘偏心,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想着,只要能供出个读书人,徐家就能挺直腰杆,不算白活。
可结果呢?
几十年啊!
耗尽了家里的积蓄,熬白了他的头发,徐有德父子俩,一个接一个,最终也就混了个童生。
连秀才的边都没摸到。
他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徐家的希望,断了。
可现在……
他的孙儿,才七岁!七岁啊!就已经是府试案首,是正儿八经的秀才公了!
这不是祖坟冒青烟,这是祖坟炸了!
“好……好啊……”
徐老头终于挤出两个字,那声音嘶哑得不成样子。
紧接着,他再也绷不住,抱着那份喜报,蹲在地上,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起来。
“爹!”
“爷爷!”
徐家众人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王翠莲和赵氏抱着徐老头,跟着一起抹眼泪。
徐老二和徐老三两个大男人,也是眼圈通红,别过头去,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失态的样子。
周围的乡亲们看得也是唏嘘不已。
他们都知道徐老头这些年为了供大房读书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气。
如今二房的孙子一飞冲天,这老汉,也算是熬出头了。
报喜的班头见状,也不催促,只是笑呵呵地站在一旁。
这种场面他见得多了,越是这样,说明这家人越是重情重义,这案首公将来的人品也差不到哪去。
过了好一会儿,徐老头才在儿子们的搀扶下,颤巍巍地站起来。
他用袖子胡乱抹了一把脸,像是瞬间老了几岁,又像是年轻了十几岁,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他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包,里面是家里所有的铜板和碎银子,鼓鼓囊囊的,塞到班头和几个衙役手里。
“几位官爷,辛苦了,辛苦了!”
徐老头躬着身子,满脸歉意,“家里穷,一点心意,还望官爷们别嫌弃。快,屋里喝口热茶再走!”
班头捏了捏手里的红包,分量不轻,知道这已经是这户人家的极限了。
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了几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