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皇帝的心思(第1页)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皇帝赵衍一身玄色常服,正负手站在一幅巨大的疆域图前,神情凝重。

“皇兄。”赵恺躬身行礼。

“坐。”赵衍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他指了指一旁的绣墩。

赵恺谢恩坐下,心里却在飞快盘算。

是什么事,能让皇兄在母后寿宴之后还如此烦心?

“你看看这个。”

赵衍没有绕弯子,将一份军报丢在案上。

赵恺拿起一看,瞳孔微微一缩。

是北境八百里加急。

北狄王庭趁着入冬前最后的机会,再度集结了三万骑兵,在雁门关外大肆劫掠,焚毁村庄十余座,守军出关迎击,小挫一阵,折损了数百人。

“北狄人越来越放肆了。”

赵衍的声音冰冷,“兵部尚书今日给朕上了折子,请求再拨付二十万两黄金,用于抚恤伤亡、修补关墙、补充冬日的粮草军械。”

赵恺沉默。

国库的窘迫,他这个亲王也是知道的。

前两年的黄河大水,几乎掏空了半个国库,至今还没缓过劲来。

“国库……怕是拿不出这么多钱了吧?”

他试探着问。

赵衍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户部说,最多还能挤出十万两。”

“剩下的十万两缺口,让他们拿官箴和道理去填吗?”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如今是堪比上古圣君的“元启之治”。

史书上写的是国泰民安,海晏河清,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

只可惜,赵衍很清楚那只是粉饰太平的笔墨。

连年不休的北境征战,早已将这个看似强盛的王朝拖入了泥潭。

国库的空虚,才是朝堂之上最真实的写照。

御书房内陷入了沉寂。

赵恺看着皇兄紧锁的眉头,心头一热,脱口而出:

“皇兄不必忧心,臣弟愿为陛下分忧。”

“这十万两,不,二十万两,臣弟出了!”

赵衍猛地回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你?你哪来这么多钱?”

他这个弟弟的俸禄他是知道的,恭亲王府的开销又大,平日里不找内帑补贴就算不错了,何曾有过如此豪气的时候?

“嘿嘿,”赵恺一扫方才的凝重,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皇兄忘了?弟弟我,如今也是有进项的人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