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揣摩圣意(第1页)

承天朝,皇子每日卯时初刻入毓庆宫,侍讲学士轮番授课,经史子集,策论奏疏,无一不精。

午时用膳后小憩,申时复课,直至酉时方散。

皇帝赵衍不时驾临,考校学业,以察诸子心性才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便是寻常王公贵胄家的子弟,也未必能有这份毅力。

此刻,尚书房内一片寂静,唯有笔墨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

四位皇子正襟危坐,垂首研读。

一个内侍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在门口躬身。

“陛下驾到——”

四位皇子立刻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恭迎。

身着明黄龙袍的赵衍,迈步而入,他扫过四个已经初具身形的儿子,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都坐吧。”

“谢父皇。”

赵衍并未落座,只是随手从大皇子的书案上拿起一本书,翻了翻。

“辰望,你来说说,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孟子》里的经典名句,赵辰望自幼便会背诵,他站起身,恭敬答道:

“回父皇,此乃亚圣之言,意在告诫君王,当以民为本,重社稷,轻己身……”

他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都是些书本上的标准答案,无一字错漏,也无一字出彩。

赵衍听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道:“见解尚可,但过于浮泛。治国非空谈,得多看看《资治通鉴》,学学前人是如何经世济民的。”

“儿臣……遵旨。”

赵辰望的脸微微一红,坐了下去。

赵衍的目光,又落在了其他三个儿子身上。

他踱了两步,像是随意地抛出一个问题。

“北狄犯边,屡教不改,乃我大承心腹之患。

近日朕观工部图册,见我朝军械多年未有精进,而北狄骑兵,马蹄铁已然普及。

众卿家皆言‘奇技淫巧,于国无益’。

你们说说,这工匠之学,究竟是‘淫巧’,还是‘利器’?”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刁钻。

朝堂之上,“重农抑商,轻视工匠”是百年国策,是文官集团的立身之本。

将工匠与北狄之患联系起来,无疑是在挑战主流的观念。

三皇子赵珏和四皇子赵玮对视一眼,都有些拿不准父皇的心思,不敢轻易开口。

赵辰望刚刚受了教训,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