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组合拳,完全超出了赵衍的认知。
这不仅仅是选拔人才,更是一次对整个官僚体系的筛选和革新!
赵衍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走了几步,消化着徐飞带来的巨大冲击。
这个法子,比单纯的科举,不知高明了多少倍!
它打破了资历的限制,打破了派系的垄断,给那些有真才实干却苦无门路的寒门子弟,开了一扇通天之门!
“好!好一个三试合一!”
赵衍猛地一拍手掌,“此事,就交由你全权操办!你先给朕拟一个章程,再列一份主考官的名单上来!”
……
第二日早朝。
金銮殿上气氛压抑。
那些留下的官员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生怕触了皇帝的霉头。
赵衍高坐龙椅,面沉如水,扫视下方。
“近日,朝中多位大臣因故请辞,致使政务不畅。”
“朕,思虑良久,得一良策,以解眼下之困。”
他将徐飞那套“三试合一”的法子,掷地有声地宣布了出来。
“朕决定,于京中开设‘恩科’,不问出身,不论文凭,凡有志报国者,皆可一试!笔试、面试、实操,三关并举,唯才是举!”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那些原本在家中坐等皇帝低头请他们回去的官员们,派来朝上打探消息的家仆一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跑回去报信。
悔!
肠子都悔青了!
他们本以为法不责众,集体请辞能让皇帝投鼠忌器,乖乖妥协。
谁能想到,皇帝非但没妥协,反而釜底抽薪,直接掀了桌子!
这哪里是选官?
这分明是告诉他们:
你们不干,有的是人抢着干!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
而那些留在朝堂上的官员,心思则各异。
一部分人欣喜若狂,尤其是那些身处中下层,多年得不到晋升的官员,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另一部分人则心思活络起来,目光不自觉地飘向翰林院的队列,寻找那个不起眼的少年身影。
皇帝虽说是自己想出的法子,但满朝文武,谁不知道这背后若无高人指点,绝无可能?
而这位高人,除了那个圣眷正浓的徐飞,还能有谁?
紧接着,赵衍又宣布了徐飞的第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