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赵衍虽然明面上放下了,心中却并非毫无芥蒂。
他秘密传令给了锦衣卫指挥使,恭亲王赵恺。
“去查,把那个所谓的‘乡下老头’给朕挖出来。朕要知道,他到底是谁。”
赵恺领命而去,锦衣卫的暗探撒向了京城周边的所有村庄。
可他们注定一无所获
徐老头的布置,早已抹去了一切痕迹。
渐渐地,赵衍也死了心。
他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朝堂。
这次的稻瘟事件,对他而言,也是一个契机。
它不仅让他看清了徐飞的“狼子野心”,也让他看清了自己几个儿子的成色。
老三赵玮,志大才疏,难堪大任。
老四赵珏,虽有些小聪明,但格局太小。
老大赵辰望,看似憨厚,却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惊人的沉稳和判断力。
赵衍坐在龙椅上,深深思索。
秋收在即,正好,再给他们一次考验。
“传旨,”他沉声道,“命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即日起分赴边境三地,督导秋收。待秋收事毕,以各地粮产总数,汇总成绩,以定优劣!”
圣旨一出,几位皇子立刻行动起来。
三皇子赵玮被分到了最为贫瘠的朔州,他一接到旨意,立刻故态复萌。
他根本不关心粮食产量,只想着如何把场面做得漂亮,让父皇看到自己的“功绩”。
“传令下去,在朔州境内,设立十处‘互助大仓’!”
赵玮意气风发地对幕僚们下令,“把仓廒建得高大气派,再雇些人,日夜不停地往里面运送粮草……的草席!务必要让粮仓看起来堆积如山!”
张滔自上次册子事件后,虽被赵玮招揽,却因为徐家迅速破局,一直被排挤在核心圈外。
此刻听到这荒唐的命令,他忍不住出言劝谏。
“殿下,此乃欺君之举!面子工程终究是虚的,陛要的是实打实的粮食产量啊!”
赵玮不耐烦地一挥手:
“你懂什么!父皇日理万机,哪有空亲自去数粮食?他看的,是奏报,是气象!只要咱们的气氛烘托到位,功劳自然就是本殿下的!”
张滔看着他那副刚愎自用的模样,心中一阵冰凉。
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老子要换个人站队!
与此同时,被分到丰饶的云州的大皇子赵辰望,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