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工部大院彻底沸腾了、
王方知拿着那块温热的玻璃板,手都在抖,他疯了一样冲向后衙,几乎是撞开了宋侍郎的房门。
“侍郎大人!成了!成了啊!”
宋谦益看着那块晶莹剔透的玻璃,再看看王方知那张狂喜到扭曲的脸,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颤抖着手接过玻璃,对着光反复端详,口中喃喃自语:
“徐大人……真乃神人也!经天纬地之才,经天纬地之才啊!”
他猛地回过神,对身边的书吏吼道:
“备马!不!备轿!派人去翰林院!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徐大人!”
……
翰林院,清净雅致。
一名工部的小吏气喘吁吁地跑到徐飞的值房外,满脸都是压抑不住的喜色。
“徐大人!大喜!大喜啊!新炉建成,琉璃……不,玻璃一次功成!宋侍郎让小的特来向您报喜!”
徐飞放下手中的书卷,脸上露出一抹意料之中的微笑。
“知道了。”
他点了点头,语气平静,“有劳你跑这一趟。”
那小吏看着徐飞云淡风轻的模样,心中更是敬畏。
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在这位徐大人看来,竟好似不值一提。
他诚惶诚恐地躬身告退。
徐飞起身,走到隔壁的值房。
翰林学士李大人正捻着胡须,摇头晃脑地品读一首前朝的诗。
“李学士。”
徐飞拱了拱手,态度谦和。
李学士抬起眼皮,摸着下巴,半开玩笑地说道:“哎哟,这不是小徐大人嘛。”
“怎么,如今您可是圣上面前的红人,官阶比我这老头子都高了,还来找我作甚?”
他话里带着几分调侃,却无恶意,更多的是一种对后辈的欣赏。
徐飞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少年羞赧:“学士说笑了。晚辈有点急事要出宫一趟,院里还有些校勘的杂活,想请学士您……”
“去吧去吧。”李学士大度地一挥手,“这点小事,包在老夫身上。”
“多谢学士。”
徐飞道了谢,转身告辞,径直朝着宫城的方向走去。
……
午门通报,层层传达。
乾清宫内,皇帝赵衍正在批阅奏折。
听闻太监通报,说徐飞求见,他略感意外。
“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