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后的第三日,盛霖聪在云州府衙前颁布圣谕,宣布陛下恩准减免云州三年赋税。消息一出,满城沸腾,百姓奔走相告,街头巷尾皆是欢呼雀跃之声。比起前几日盛王府的喜事,这道圣旨更如久旱甘霖,让云州百姓真切感受到了朝廷的恩泽。市集上的商贩自发摆出酒水,与邻里共庆;田间老农跪地叩首,喃喃念着“皇恩浩荡”;就连街角的乞儿也分得了几枚铜钱,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黄召文并未如众人所料那般留在王府担任盛霖聪的近卫,而是收拾行囊,径直投奔了穆震的军营。盛霖聪听闻此事,只是微微颔首,并未多言。穆震曾私下询问是否要特别关照,盛霖聪只是淡淡道:“不用,一视同仁。”
转眼年关将至,穆子英风尘仆仆地从京都归来。除夕之夜,王府上下张灯结彩,厨房里热气蒸腾,众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盛霖聪挽起袖子亲自擀皮,李若初和丫鬟们忙着调馅,穆子英笨拙地捏出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惹得满堂哄笑。
年夜饭过后,城中烟花次第绽放,照亮了整片夜空。众人望着漫天璀璨,盛霖聪不禁感慨道:“往年只有富户才舍得放烟花,如今寻常百姓也能买得起了。”李若初轻轻靠在他肩头,嘴角含笑:“这都是你的功劳。”
守岁过后,盛霖聪与李若初回到卧房。烛火摇曳,映照出他眉宇间的凝重。李若初察觉他心绪不宁,便依偎过去,柔声问道:“霖聪,怎么了?自你与子英在书房谈过后,便一直心事重重。”盛霖聪沉默片刻,终是低声道:“京都局势不妙。太子监国后,与首辅黄征一党势同水火,如今朝堂上党争愈演愈烈,太子一党气焰嚣张,却无人真正关心国事。”
李若初轻轻握住他的手:“待陛下出关,一切应当会好转吧?”
盛霖聪望向窗外纷飞的雪花,眉头紧锁:“但愿如此。”
京都,首辅府书房。
烛火幽幽,映照出一张张凝重的面容。十余名朝臣围坐于炭火旁,却无人开口,唯有炉火偶尔发出“噼啪”轻响。
终于,吏部侍郎按捺不住,拍案而起:“黄老!太子今日又借故罢黜了我们三名官员,再这样下去,朝堂上哪还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是啊,老师!”另一名官员附和道,“太子党如今一手遮天,若再不反击,只怕……”
“首辅大人,能否设法面见陛下?”有人试探道,“只要陛下出关,局势必能扭转!”
黄征缓缓摇头,眼中透着深深的疲惫:“陛下闭关期间,不见任何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