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校场公审,用鲜血铸就军魂(第1页)

翌日,辰时。

玄武门北,东征先锋营的大校场。

三万名府兵,身着明光铠,手持横刀与长槊,排列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阳光照射在他们明晃晃的甲胄和兵器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汇成一片钢铁的海洋。

肃杀之气,弥漫在整个校场的上空。

所有的士兵,都面色严肃,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们不知道,这位新上任的太子殿下,不在中军大帐里排兵布阵,却把他们所有人召集到这里,是要做什么。

校场的最前方,临时搭建起了一座高大的点将台。

点将台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帅案,太子李承乾,一身戎装,端坐其后。

侯君集与李积,一左一右,分坐两侧,神情凝重。

李纲、马周、纥干承基等一众文武,则侍立在后。

而在点将台的正下方,跪着黑压压的一片囚犯。

他们的手脚都被粗大的锁链捆绑着,嘴里塞着破布,一个个面如死灰,浑身抖如筛糠。

这些囚犯,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拨。

一拨,是之前从江南押解回京的,那些富得流油,此刻却狼狈不堪的私盐贩子。

另一拨,则只有一个,但他的身份,却让所有知情的将领,都感到心惊。

——清河崔氏,献出来的那名,刺杀太子的罪犯。

吉时已到。

李承乾缓缓站起身,走到点将台的前沿。

他的目光,如同一只翱翔于九天的雄鹰,缓缓扫过台下那三万名将士。

整个校场,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的身上。

“将士们!”

李承乾开口,没有使用任何扩音设备,但声音,却仿佛蕴含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士兵的耳中。

“孤知道,你们很多人,心中都在疑惑。疑惑孤,为何不教你们拼杀之术,不练你们行军阵法,却把你们召集到这里。”

“今日,孤,便给你们一个答案!”

李承乾猛地一挥手!

“带上来!”

随着一声令下,一队队的东宫卫率,押解着一群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百姓,走上了点将台。

这些百姓,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抱着婴儿的妇人,还有脸上带着惊恐的孩童。

他们,是马周派人,从辽东边境,接回来的,那些曾被高句丽军队掳掠,又侥幸逃回来的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