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长安的新“规矩”(第1页)

甘露殿的夜话,以一种,充满了妥协与制衡的“父子契约”,而告终。

这不是一场,谁输谁赢的对决。

而更像是,两头同样强大的雄狮,在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试探与咆哮之后,暂时地重新划定了,彼此的势力范围。

第二日,大朝会。

李世民,没有再搞任何突然袭击。

他只是平静地,连续下达了,三道足以让整个朝堂,都为之重新洗牌的圣旨。

第一道圣旨:关于“江南新政”与“西域战功”的最终定调。

“太子承乾,于江南之地,推行新政,安抚民心,为国库增收千万,功在社稷。于西域边陲,运筹帷幄,献计献策,助我大军,大破吐蕃,扬我国威。文治武功,皆有大成。然,其亦有,‘擅离职守,不等君命’之过。功过相抵,不赏,亦不罚。”

“晋王李治,于江南,彻查赋税,手段虽有酷烈,然,其心,亦是为国。着回府读书,好生体悟‘仁德’之道。”

“卫国公李靖,虽有冒进之失,然,临危不乱,终获大胜,不坠我大唐军神之名。着,官复原职,加封太子太保,回府荣养。”

“原兵部尚书侯君集,戴罪立功,于西域,亦有奇功。然,其,曾犯下大错,不可不罚。着,削其陈国公之爵位,降为‘卢国公’,任‘左卫大将军’之职,留守北境,戍卫边疆。”

这道圣旨,看似是在“和稀泥”。

实则,是李世民,在用他那,炉火纯青的帝王权术,在向全天下,宣告:

这场,持续了近一年的“储位之争”,与“江南、西域”的风波,到此为止!

所有的“功”与“过”,朕,这个天子,都已经亲自盖棺定论!

任何人,不得再以此为由,互相攻讦,兴风作浪!

第二道圣旨:关于“北方义军”的最终处置。

“北方义军,虽为民壮,然,于国难之际,挺身而出,忠勇可嘉。朕心甚慰。”

“着,兵部,会同户部,即刻,前往北方,对,所有义军将士,进行登记、考核。”

“凡,身强体壮,愿继续为国效力者,可择优编入,我大唐十六卫之正规军,其家属,可免三年赋税!”

“凡,愿解甲归田者,每人,赏钱十贯,田十亩,以彰其功!”

“此事,由新任兵部尚书,英国公李积,全权负责!”

这道圣旨,则是李世民在履行,他对太子,那份“契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