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怎么破冰?(第1页)

歹徒通过翻墙翻窗入室,先抢劫再强奸受害人。

受害人对犯罪嫌疑人的基本形象描述不清,因为歹徒是在黑暗中实施犯罪,刻意把自己的样貌隐藏起来。

“证据只有精斑吗?”陆诚问道。

警员老张抽着烟,对陆诚道:

“现场翻了个底朝天,就那点精斑!数据库里筛了又筛,毛都没对上一条!那狗日的,滑溜得像条泥鳅!受害人受了惊吓,加上天黑,连对方大概高矮胖瘦都说不出个囫囵话!这他娘的怎么查?”

陆诚一边听着老张的抱怨,一边头脑风暴,整理思绪。

受害人的模糊描述、精斑检测报告冰冷的技术参数、现场勘查照片里每一处杂乱的角落……信息在脑中高速碰撞、组合。

“张哥,警队大部分人都出去走访排查了?”陆诚问。

老张抽了口烟:“目前没明确的调查方向,只能有枣没枣打一竿子。”

“扩大了排查范围,在周边几个村有前科的地痞流氓,先都筛一遍。”

陆诚暗自摇头,这是在做无用功。

没侦查方向,走访排查就跟大海捞针一样。

受害人说不出罪犯特征,精斑没比中,排查谁去?凭感觉吗?

陆诚翻动一张张现场照片。

老张好奇地盯着陆诚。

都说这个见习民警很厉害,早就被他们雨花区的刑警队预定了。

年轻的好苗子他们富安区警队里也有不少,但像陆诚这种夸张的,肯定没有。

哪有警校刚毕业才一个月,就到处抓贼、破案的?!

关键是,人家的成绩非常亮眼。

这就让老张这个老刑侦好奇极了。

他倒要看看,他们整个队都没什么思路的案子,这个小年轻怎么破冰?

陆诚放下了最后一张照片。

他的视线,长久地停留在几张院墙和窗户的特写照片上。

院墙不高,红砖裸露,顶部的水泥压顶粗糙不平。

靠近后窗的那一段墙体,照片上能看到几处极其模糊的、类似蹬踏剐蹭的痕迹,但勘查报告里只标注了“有攀爬可能,未提取到有效生物检材或指纹”。

陆诚说了一句,要去现场看看。

到李国祥那边请示。

李国祥吃惊地看向陆诚,才十分钟,这么快就了解完案情了?

在他看来,起码半个小时。

年轻人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