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更蹊跷的是,父子二人竟出自同一名主治太医之手?(第1页)

嘉靖时期!

朱厚熜望着天幕,心绪翻涌。

天幕将他一生的劫难全都展露出来,可细节却未尽其真。

很多内情,外人根本不知!

自他年仅十五岁进京之日起,他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便已经拉开序幕。

那个年纪的他无所畏惧,自信满满:自己是大明天子,何惧群臣?

但随着岁月推移,他才明白,这些文臣的胆子,远比他想象的更大、更狠。

他的恩师兼谋臣袁宗皋,因力主“大礼议”而为他奠定根基,是他最信任的心腹。嘉靖提拔他为礼部尚书,本是寄予厚望。

然而仅仅四个月,袁宗皋便横死于疾——这其中的蹊跷,他心知肚明。

张璁、桂萼因站在自己一边,差点被杨慎那伙人当街活活打死。

斗争,从来都是血淋淋的。

虽说自己赢下了大礼议,可从未真正摆脱掣肘。

登基十余年,他迟迟无子。

直到邵元节为他调理,以道法助生,才勉强得子。

但哀冲太子仅存活两月,便夭折。

若当年自己真死于火灾,那结局与正德一样,绝嗣而亡,天下又将重回文官之手!

好在危急之际,有他最信赖的陆炳拼死相救,从火场中将他背出。

那时的大臣们,却只是袖手旁观,冷眼旁观他命悬一线。

后来宫中又有人图谋行刺。

放火不成,他们便另辟蹊径。

按理说,下毒是他们惯用手法。

可嘉靖精通医理,常以丹药自诊自治,御医的方子他了如指掌。

加之他还特意从民间提拔医者,使他们根本无从下手。

于是便有了那场骇人听闻的“壬寅宫变”。

当时他几近假死,脖颈被勒得发青。宫女们以为他断了气,急忙去禀告方皇后。

可在嘉靖看来,那并不是报信,而是邀功!

方皇后赶来后,在他昏迷假死的间隙,便将他最宠爱的妃子处死,十余名宫女也未审便斩。

——这分明是杀人灭口!

当时,太医院的御医们全都畏缩不前,不敢施救。

唯有许绅挺身而出,下猛药让他吐血数升,方才救回一命。

此人是嘉靖亲手提拔的,忠心耿耿,才会在关键时刻出手。

可讽刺的是,没多久许绅便在家中暴毙,理由竟是“惊吓过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