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皇帝识人如识天,一念失察乱乾坤——!(第1页)

汉高祖时期!

刘邦望着崇祯煤山自缢的视频,轻声长叹。

悲伤?倒也说不上。

自家后代的事,离他这个始祖太遥远了。

哪怕是亲孙子,他都未必上心。

但朱由检这一死,倒是令他肃然起敬。

“要说韬略,我不如张良。”

“治政抚民、粮草调度,我不如萧何。”

“领兵冲阵,横扫千军,我不如韩信。”

“可我明白一点:做皇帝,最重要的是用人。”

刘邦微微摇头。

朱由检呢?

不是没人可用,是他把能用的全整没了。

魏忠贤虽然权势过盛,可也不是全然无用。

袁崇焕更是手握兵权的大将。

结果这两人都被崇祯亲手除掉。

之后对大臣的猜忌越发严重,动不动就换阁老,搞得朝局混乱无序。

“再大的志向,没有可信的帮手,也不过是空谈。”

刘邦低语,一语中的。

……

汉武帝时期!

刘彻轻叹了一声,目光里却多了几分认同。

无论他是否称得上明君,能做到以命殉国,就已值得尊敬。

身为天子,他选择与国同亡——

这份担当,足以传世。

“以朱由检的才识,他已是力竭而亡。”

“大明之运已尽,灾害连连,饿殍遍地,纵有雄才大略之人,也未必力挽狂澜。”

相比之下,刘彻自己几乎是开局即巅峰。

承袭文景盛世,国泰民安,财政殷实,堪称躺赢的局面。

虽说刚亲政时遇到些掣肘。

但毕竟有窦太后等人为他撑腰,稳住了朝纲。

而朱由检呢?

一登基便四面楚歌,无亲无援,孤掌难鸣。

朝中无重臣,外无强将,宫中更无倚仗。

“这般局势下,他撑了十八年,已是不易。”

汉武帝深深地看了天幕一眼。

面对此等险境,他别无选择。

只能借力打力,铲除宦官势力,转而依托东林诸臣。

对于这一步是否正确,汉武帝刘彻并不想深究太多。

给这位末代天子,留几分体面罢了。

“皇帝事事亲躬,未必便是好事。”

“崇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