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蔡邕 《翠鸟诗》(第1页)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代表作《翠鸟诗》。

翠鸟诗

蔡邕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

赏析:

蔡邕的《翠鸟诗》以精巧的构思、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借翠鸟的经历与情感,映射出诗人在东汉末年复杂政治环境中的心境。

1. 主题内涵

政治寄托与自我期许:从表面看,《翠鸟诗》描绘了翠鸟在庭院石榴树上的生活。但结合蔡邕所处的时代背景,此诗实则是他政治诉求与自我保护愿望的寄托。诗中翠鸟逃脱猎人陷阱,来到君子庭院,象征着诗人在政治斗争的险恶环境中,幸运地寻得庇护之所。“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表达出诗人渴望在新环境中,凭借自身的忠诚与温顺,依托君子的高洁品性,长久地保全自己,实现政治抱负,反映出他对安稳政治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期许。

对美好与安宁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庭院石榴树的美好景象,以及翠鸟在此处的悠然自得,不仅仅是自然场景的展现,更代表着诗人对远离政治纷争、获得安宁生活的向往。在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争权、政治黑暗的背景下,这种安宁美好的生活显得尤为珍贵,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稳定生活环境的渴望。

2. 意象运用

翠鸟意象:翠鸟是全诗核心意象,象征着诗人自身。翠鸟的美丽与灵动,如“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所描绘,暗示诗人的才华与出众之处。翠鸟逃脱危险来到庭院,恰似诗人在政治漩涡中寻求到庇护,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对安全归宿的追求。同时,翠鸟的温顺与对伴侣的忠诚,如“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也反映出诗人的品德与为人处世的态度,希望以忠诚赢得庇护,获得安稳生活。

石榴树与庭院意象:“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描绘的石榴树与庭院,象征着诗人所向往的美好环境。石榴树绿叶红花,生机勃勃,庭院则是相对安全、宁静的空间。这一意象组合,既为翠鸟提供了栖息之所,也代表着诗人渴望的政治上的安稳环境,寓意着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存在着如石榴树般美好的力量,能给予他庇护与安宁。

虞人机意象:“虞人机”象征着诗人在政治生涯中面临的危险与迫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