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五》(第1页)

赠秀才入军·其十五

嵇康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微风动袿,组帐高褰。

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鸣琴在御,谁与鼓弹?

仰慕同趣,其馨若兰。

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

赏析:

嵇康的《赠秀才入军·其十五》以细腻笔触和真挚情感,营造出孤独且充满期盼的氛围,深刻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

一、意境营造:清冷孤寂的氛围渲染

夜景勾勒:诗开篇“闲夜肃清,朗月照轩”,描绘出一个静谧清冷的夜晚。“闲夜”点明时间的安静闲适,“肃清”则强调环境的清幽寂静,仿佛世间一切喧嚣都已沉淀。“朗月照轩”,明亮的月光洒在轩窗之上,洁白的月色不仅照亮了空间,更增添了几分清冷之感。此景为全诗奠定了孤寂的基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寂静的月夜之中,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

动态细节添孤寂:“微风动袿,组帐高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微风吹动着衣袂,给原本静止的画面增添了动态感,然而这轻柔的动作却更显四周的寂静。高高挂起的组帐,在微风中或许会轻轻晃动,发出细微声响,这种动态中的寂静,如同在平静湖面投入一粒石子,涟漪泛起,却更衬出湖面的广阔与寂静。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空灵、孤寂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的飘荡。

二、情感表达:孤独与期盼的交织

孤独的强化:“旨酒盈樽,莫与交欢。鸣琴在御,谁与鼓弹?”诗人以美酒盈樽却无人共饮,琴具在侧却无人共弹,从饮酒与弹琴这两个古人常与友人共享的活动场景,深刻地表达出孤独之感。美酒与琴,在古代文化中常是与知音相聚时的陪伴,此时却只能独自面对,强烈地突出了诗人身边缺少能与之分享生活乐趣、精神交流的人,孤独之情溢于言表。

对知音的期盼:“仰慕同趣,其馨若兰。佳人不存,能不永叹!”诗人直接表达对志同道合之人的仰慕,将其品德比作如兰般芬芳,体现出对知音高尚品质的追求。“佳人不存”点明知音的缺席,“能不永叹”则以反问的形式,强烈抒发了因知音不在而产生的深深叹息与无尽遗憾。这种从对知音的向往到面对现实缺失的落差,使诗人对知音的期盼之情愈发浓烈,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惆怅与渴望。

三、艺术特色:质朴自然与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