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陶渊明《饮酒?其十五》(第1页)

饮酒?其十五

陶渊明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

赏析:

《饮酒·其十五》是陶渊明田园诗中的深沉咏叹,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内心坚守的执着。诗作在描绘生活困窘与时光易逝的同时,传达出超脱世俗、坚守本真的豁达情怀。

一、困窘之境:生活的写实与铺垫

1. 居所荒芜,贫居之状尽显:“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诗的开篇,陶渊明便直白地描绘了自己贫困的生活处境。由于缺乏劳力,住宅周围灌木丛生,一片荒芜之态。这种对居住环境的刻画,不仅是简单的写实,更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它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诗人生活的清苦,为后续对人生的思考埋下伏笔,暗示即便身处如此困境,诗人依然有着对生活独特的感悟与坚守。

2. 鸟翔人寂,孤寂氛围渲染:“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环境氛围。鸟儿在空中翩翩飞翔,增添了一丝动态之美,然而四周却寂静无声,不见行人踪迹。这种强烈的对比,渲染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不仅映衬出诗人生活的清苦与寂寥,更暗示了他超脱于世俗喧嚣之外,独自面对生活与思考人生的状态。

二、人生之叹:短暂与永恒的强烈碰撞

1. 宇宙人生,悬殊对比引深思:“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诗人将视野从眼前的困窘环境拓展到广袤的宇宙。宇宙的悠长永恒与人生的短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何悠”强调宇宙的无尽辽阔与永恒,而“少至百”则突出了人生的有限与脆弱。这种强烈的反差,瞬间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让读者也不禁陷入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之中。

2. 岁月催逼,时光飞逝的无奈:“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诗人从宏观的宇宙与人生对比,转而聚焦自身,具体描述岁月的无情流逝。“催逼”二字生动地表现出岁月如紧迫的追兵,毫不留情地推动着生命的进程。“鬓边早已白”形象地展现了时光在诗人身上留下的痕迹,这种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加深了人生短暂的无奈感,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诗人对时光匆匆的喟叹。

三、坚守之志:超脱世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