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陆机《赴洛道中作?其一》(第1页)

赴洛道中作?其一

陆机

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永叹遵北渚,遗思结南津。

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

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

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

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

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

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

赏析:

《赴洛道中作·其一》是西晋诗人陆机的作品,此诗真切地描绘了诗人赴洛阳途中的所见所感,深刻地反映出其复杂的心境与离乡的哀愁。

(一)情感真挚,直抒胸臆

1. 开篇奠定基调:诗的开篇“总辔登长路,呜咽辞密亲”,诗人紧扣“赴洛”主题,以质朴的语言直接倾诉离别之苦。“呜咽”一词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与亲人分别时泣不成声的情状,将那份对亲人和故乡的不舍之情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瞬间奠定了全诗哀伤的情感基调。

2. 直言无奈缘由:“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通过设问自答的方式,直白地道出自己踏上旅途是因为被世俗的罗网所束缚,表达出对身不由己处境的无奈与感慨,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

(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 孤寂之景衬孤独情:“行行遂已远,野途旷无人”,随着行程的推进,诗人渐行渐远,眼前出现的是空旷无人的野途,这种孤寂的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仿佛他在这茫茫世间孤立无援,强化了离乡背井的凄凉氛围。

2. 荒僻之景增悲凉感:“山泽纷纡馀,林薄杳阡眠。虎啸深谷底,鸡鸣高树巅。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山泽迂回、草木幽深的景象,又以虎啸、鸡鸣、哀风、孤兽等元素,构建出一幅荒僻、阴森且惊悚的画面。这些景象不仅增添了旅途的恐怖色彩,更深刻地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恐惧,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不安与痛苦。

(三)细腻描写,生动传神

1. 旅途细节描绘:诗中对旅途的描写极为细腻,从出发时“总辔登长路”的动作,到途中对山泽、林薄、虎啸、鸡鸣等自然景象的细致刻画,以及“哀风中夜流,孤兽更我前”中对风与兽动态的描绘,都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漫长、艰辛与恐怖,让读者如临其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