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诗三首?其一
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
赏析:
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其一》是中国古代悼亡诗中的经典之作,以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细腻入微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与悲痛之情。
一、主题情感
1. 深情悼念亡妻:整首诗围绕对亡妻的悼念展开,从时光流逝引发对妻子离世的感慨,到屋内遗物勾起的回忆,再到以鸟鱼作比倾诉孤独,无不饱含着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诗人通过细致描绘生活场景与内心感受,将这种生死相隔的悲痛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真切地传达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2. 表达人生无常之叹:诗中借妻子的亡故,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时光的迅速流逝与妻子的突然离世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生命脆弱、世事无常的主题,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面对命运无常的无奈与哀伤。
3. 展现内心矛盾挣扎: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在悲痛中试图自我解脱的内心挣扎。一方面,他无法抑制对亡妻的思念,“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痛苦如影随形;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像庄子一样超脱,“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这种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了他在面对巨大悲痛时的复杂情感。
二、艺术特色
1.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诗人巧妙地将情感融入对环境和事物的描写中。如“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本是春日里平常的景象,在诗人眼中却增添了无尽的凄凉,春风与檐滴的景象触动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其哀。屋内妻子的遗物“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这些场景的描绘无不引发诗人对亡妻的思念,情景相生,营造出浓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