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其九》(第1页)

关中诗十六章·其九

潘岳

孰是乱阶,维宠与赂。

瞻我天王,载忧载惧。

边鄙不耸,赫然宸虑。

王曰叔父,建尔元辅。

车服有庸,旗章有叙。

鞞琫容刀,锡以崇祜。

咨我大猷,惟西土是谘。

……

赏析:

《关中诗十六章·其九》深入探讨了晋朝祸乱的根源,展现皇帝面对困境的忧虑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从政治层面剖析国家局势,反映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一、主题思想

1. 揭示祸乱根源:“孰是乱阶,维宠与赂”直截了当地指出,诗人认为宠信与贿赂是导致国家祸乱的根本原因。过度宠信特定群体易引发权力失衡,贿赂之风则腐蚀政治生态,破坏社会公平与国家秩序,此句为全诗奠定了对国家问题根源探究的基调。

2. 描绘皇帝忧虑:“瞻我天王,载忧载惧。边鄙不耸,赫然宸虑”,生动刻画了皇帝面对国家困境的忧心忡忡。边境的不安定让皇帝深感忧虑,表明边境问题的严峻,也体现出皇帝对国家局势的关切,侧面反映出国家整体形势的危急。


3. 呈现应对举措:“王曰叔父,建尔元辅”表明皇帝在危机面前,通过任命“叔父”为元辅(重要辅佐大臣)来应对困境,期望借助其能力与威望稳定局势、解决问题。“车服有庸,旗章有叙。鞞琫容刀,锡以崇祜”详细描述了对元辅的赏赐,这些赏赐不仅是对其地位的认可,更是激励其履行职责,反映出皇帝试图通过合理的人事任命与赏赐制度来化解危机,恢复国家的稳定与秩序。

4. 强调倚重方向:“咨我大猷,惟西土是谘”显示皇帝在制定国家重大策略时,特别注重咨询与西边领土相关的事宜,突出西边边境地区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性,也暗示西边边境局势的复杂性和解决该地区问题对国家稳定的关键意义。

二、艺术特色

1. 设问开篇,引发思考:以“孰是乱阶,维宠与赂”这一设问句开头,直接切入主题,引发读者对国家祸乱根源的思考,增强诗歌的吸引力与思想深度,使读者迅速聚焦于诗歌所探讨的核心问题。

2. 用词精准,刻画入微:如“载忧载惧”“赫然宸虑”等词汇,精准地描绘出皇帝面对国家困境时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皇帝内心的忧虑与对边境问题的高度重视,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