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潘岳《关中诗十六章 其十四》(第1页)

关中诗十六章·其十四

潘岳

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我皇迈之,光于四方。

昏昧既涤,典雅日新。

孔猷先训,希圣作邻。

山降之祚,世笃其仁。

神祗苟存,民以忘勤。

……

赏析:

《关中诗十六章·其十四》主要是对晋朝皇帝的赞颂,从德行传承、政治成就、文化影响以及上天庇佑等方面,展现皇帝的圣明与功绩,表达对国家昌盛的美好期许。

一、主题思想

1. 歌颂皇帝的品德传承与超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我皇迈之,光于四方”,强调晋朝累世传承道德,当今皇帝不仅无愧于先辈,更能超越前人,其光辉播撒四方。此句赞颂皇帝对家族或王朝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彰显皇帝在品德和影响力上的卓越,暗示其统治的合法性与权威性。

2. 彰显皇帝的政治与文化功绩:“昏昧既涤,典雅日新”,表明皇帝清除社会的黑暗愚昧,使社会风气得以净化,同时推动高雅文化不断创新发展。这体现了皇帝在政治治理和文化建设上的双重成就,展示出皇帝致力于营造清明政治环境与繁荣文化氛围的努力与成效。

3. 强调对儒家思想的遵循与追求:“孔猷先训,希圣作邻”,突出皇帝遵循儒家大道和先辈训诫,以圣人境界为追求目标。反映出晋朝以儒家思想为统治理念的重要依据,通过向圣人看齐,展现皇帝对高尚政治道德的向往,期望实现理想的统治秩序。

4. 表达对国家福运和仁政的期许:“山降之祚,世笃其仁。神祗苟存,民以忘勤”,认为上天降下厚重福运,皇帝世代推行仁政,只要神灵护佑,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忘却辛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在皇帝统治下获得长久福运、百姓享受仁政的美好祝愿,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稳定、繁荣生活的期盼。

二、艺术特色

1. 语言典雅庄重:诗中使用“奕世”“载德”“孔猷”“祚”等古雅词汇,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与歌颂皇帝这一严肃主题相契合,体现出对皇帝的尊崇,增强诗歌的权威性与可信度。

2. 象征与隐喻运用巧妙:“昏昧”象征社会的不良现象和黑暗面,“典雅”隐喻高雅文化和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这种象征与隐喻手法,使诗歌在表达上更为含蓄、凝练,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3. 结构层次分明:诗歌从皇帝的品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