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张协《杂诗?其四》(第1页)

杂诗?其四

张协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

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

赏析:

张协的《杂诗·其四》以自然景色的变迁为线索,细腻地展现了时光的流逝,进而引发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忧虑,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主题思想

1. 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绘从清晨到秋冬季节自然景色的变化,如朝霞白日、繁云散雨到秋风凝霜、木叶稀疏,暗示时光的不断流转。“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直接表明诗人曾经感叹时光过得缓慢,而如今到了晚年却悲叹岁月短促,鲜明地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体现出人们在不同人生阶段对时间感知的变化。

2. 人生忧思的抒发:“岁暮怀百忧”表明在一年将尽、生命如同秋冬般步入晚景时,诗人心中怀有诸多忧虑。虽然未具体点明忧虑的内容,但结合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命运多舛的背景,可推测其中包含对人生无常、前途未卜等诸多方面的担忧,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3. 寻求解脱的渴望:“将从季主卜”一句,诗人提到要跟随司马季主去占卜。司马季主是汉初长安着名的卜者,诗人此举表达了在面对时光流逝与内心忧虑时,渴望通过占卜寻求解脱、获得指引的心理,体现出在现实困境下,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茫与无奈。

二、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歌前半部分纯然写景,从清晨的壮丽到秋冬的肃杀,景色的变化自然流畅。通过对不同时节、不同天气下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如“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营造出压抑氛围,“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展现出秋冬的萧索,巧妙地将时光流逝之感融入其中,为后半部分抒情做足铺垫。后半部分诗人直抒胸臆,感慨时光与抒发忧虑,景与情紧密相连,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随着季节变化而产生的情感波动。

2. 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运用今昔对比,将过去觉得时间过得慢与现在感慨岁月匆匆进行对照,强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自然景色中,清晨的朝气蓬勃与秋冬的肃杀凋零形成鲜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