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六
张协
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
流涧万余丈,围木数千寻。
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
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
感物多思情,在险易常心。
朅来戒不虞,挺辔越飞岑。
王阳驱九折,周文走岑崟。
经阻贵勿迟,此理着来今。
……
赏析:
张协的《杂诗·其六》通过描写鲁阳关的险峻环境,结合历史典故,抒发了面对人生险阻应勇往直前的感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主题思想
1. 对艰难险阻环境的呈现:诗歌开篇至“百籁坐自吟”,生动描绘了鲁阳关的恶劣环境。狭窄陡峭的山路、深不见底的山涧、粗壮高耸的树木,以及虎啸鹤鸣、凄风百籁,共同营造出一种险峻、阴森、孤寂的氛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为后文的感慨做了有力铺垫。
2. 面对困境的思考与感悟:“感物多思情,在险易常心”表明诗人因眼前险峻之景思绪万千,意识到身处险境时,不应轻易改变平常之心,体现出诗人在困境中对保持坚定内心的思考。这是诗人对自身的一种警醒,也是对面对生活困境时应持态度的初步探索。
3. 借典故表达勇往直前的决心:“朅来戒不虞,挺辔越飞岑”及引用王阳、周文的典故,诗人强调面对意外与险阻,要果断前行,像前人一样勇敢跨越艰难。借古喻今,表达出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应毫不迟疑、坚定向前的决心,升华了诗歌面对困境积极进取的主题。
二、艺术特色
1. 生动的环境描写与氛围渲染:诗中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鲁阳关的环境。“朝登鲁阳关,狭路峭且深”直接点明环境特点,简洁有力。“流涧万余丈,围木数千寻”运用夸张,极言山涧之深与树木之粗,突出环境的荒僻。“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从听觉角度,将虎啸、鹤鸣、凄风、百籁等声音组合,渲染出阴森、萧瑟、孤寂的氛围,使读者身临其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 巧妙用典深化主题:诗中运用王阳和周文的典故。王阳曾因道路艰险而回车,周文则勇敢面对。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自己面对艰难险阻应果断前行的观点。用典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使表达更为含蓄委婉,还深化了主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