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张华《赠挚仲治诗》(第1页)

赠挚仲治诗

张华

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

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

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

周旋我陋圃,西瞻广武庐。

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

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

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

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

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

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

赏析:

《赠挚仲治诗》是张华赠予挚仲治的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回顾过往经历与表达人生期许,展现诗人对时光、品德及友情的思考,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人生哲理。

一、主题思想

1. 感慨时光流转:诗以“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开篇,借四季更替、天体运行,营造出宏大的时空感,凸显时光的永恒流逝。“暮春忽复来”的“忽”字,强化了时光飞逝的错愕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生命在时间长河中的短暂与渺小,引发对时光易逝的共鸣。

2. 倡导品德修养: “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诗人强调即便身处高位、生活富足,也要保持节俭,秉持简约的生活态度,摒弃奢华浮夸。这不仅是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更是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关键,反映出诗人对高尚品德和淳朴世风的追求。

3. 珍视友情与向往理想生活: “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诗人回忆与挚仲治昔日同朝为官的经历,感慨如今境遇变化。同时表达希望与友人一同安享晚年,在琴书相伴中逍遥度日。这种愿望体现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宁静、闲适精神生活的向往。

二、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诗歌前半部分描绘暮春景色,“和风与节俱”“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展现出宜人风光。这些景色不仅营造出宁静美好的氛围,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融合。借暮春之景,诗人既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为后文表达对生活的期许做铺垫,使情感表达自然流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 对比与象征手法的运用: “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通过“贵”与“俭”、“有”与“无”的对比,突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树塞”象征奢华浮夸的行为,与诗人倡导的“简约”形成鲜明对照,强化诗歌的劝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