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王赞《石淙》(第1页)

石淙

王赞

蹑屩历穷崖,一径披榛入。

淙流洑石下,喷薄齐涌溢。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集。

坐久尘虑消,风生满衣湿。

……

赏析:

王赞的《石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并抒发内心情怀的佳作,以细腻笔触、精巧构思展现了石淙独特之美与诗人的心灵触动。

一、意境营造

1. 清幽僻远之境:开篇“蹑屩历穷崖,一径披榛入”,诗人以自身艰难的行程,如穿草鞋跋涉陡峭山崖、拨开丛生草木寻径而入,勾勒出石淙所处之地的人迹罕至与清幽僻远。这不仅为后续景色描绘铺垫出神秘氛围,也暗示此乃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

2. 灵动鲜活之景:诗中对石淙水流的刻画极为生动。“淙流洑石下,喷薄齐涌溢”,描绘溪水先于石下暗涌,后如喷薄而出,展现水的灵动与力量,营造出活泼的氛围。“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集”进一步增添画面的动态感与生机,跳跃飞溅的波浪、受惊吓又复聚集的白鹭,动静结合,使石淙之景鲜活呈现,仿佛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画卷。

3. 宁静澄澈之境:尽管有水流的动态描绘,但整首诗又营造出宁静氛围。如白鹭惊而复集,以动衬静,突出环境的清幽宁静。诗人久坐于此,尘世杂念消散,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澄澈,仿佛能与诗人一同沉浸在这远离尘嚣的自然之境中。

二、表现手法

1. 移步换景与定点特写结合:前两句“蹑屩历穷崖,一径披榛入”采用移步换景手法,带领读者跟随诗人脚步,历经艰难抵达石淙,逐渐揭开其神秘面纱。而后几句则聚焦石淙的水流、波浪、白鹭等,进行定点特写,从不同角度细致描绘石淙景色,使读者对石淙有全面且深刻的印象。

2. 动静结合:诗中多处运用动静结合技巧。“淙流洑石下,喷薄齐涌溢”,“洑”为静,“喷薄”为动,展现水流由静到动的变化,突出其活力。“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集”,波浪跳跃飞溅为动,白鹭聚集为静,动静相互映衬,既展现石淙的生机活力,又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使诗歌画面富有层次感与节奏感。

3. 情景交融:诗歌结尾“坐久尘虑消,风生满衣湿”,将诗人情感与石淙之景紧密融合。石淙的清幽宁静让诗人忘却尘世烦恼,心灵得到净化,而这种心境又通过“风生满衣湿”的细腻感受得以强化,情景相生,使读者能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