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束皙《贫家赋》(第1页)

贫家赋

束皙

余遭家之轲,婴六极之困屯。

恒勤身以劳思,丁饥寒之苦辛。

无原宪之厚德,有沮溺之贱贫。

食草叶而不饱,常嗛嗛于膳珍。

欲恚怒而无益,徒拂郁而独嗔。

蒙乾坤之遍覆,庶无财而有仁。

涉孟夏之季月,迄仲冬之坚冰。

稍煎蹙而穷迫,无衣褐以蔽身。

还趋床而无被,手狂攘而妄牵。

何长夜之难晓,心咨嗟以怨天。

债家至而相敦,乃取东而偿西。

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炫卖业而难售,遂前至于饥年。

冒严霜而践冰,采橡实于树颠。

据图籍而空坐,观国家之旧编。

咏《诗》、《书》而为娱,览先哲之遗言。

甘糟糠而不闷,虽斯穷而不迁。

惟祸福之无兆,心迷惑而意昏。

将显身而不遇,徒窜伏于小藩。

斯贾生之所以叹息,扬雄之所以献《玄》。

……

赏析:

《贫家赋》是西晋文学家束皙的作品,以自身贫困生活为蓝本,生动且真实地描绘出寒门贫士的艰难处境,饱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一、思想内容

1. 寒门贫士的苦难写照:赋开篇便直言“余遭家之轲,婴六极之困屯”,表明自身深陷困境。作者详述了从饮食到衣着的困苦,“食草叶而不饱,常嗛嗛于膳珍”体现饮食匮乏,对美食的渴望;“无衣褐以蔽身。还趋床而无被”描绘衣着与寝具的缺失。债主逼迫、借贷无门等情节,如“债家至而相敦,乃取东而偿西。行乞贷而无处”,将经济上的窘迫推向极致,全方位展现寒门贫士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惨状,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

2. 安贫守志的精神坚守:尽管生活困苦,作者却坚守精神追求。“蒙乾坤之遍覆,庶无财而有仁”表明其虽贫却怀仁爱之心;“咏《诗》、《书》而为娱,览先哲之遗言。甘糟糠而不闷,虽斯穷而不迁”体现以诗书自娱,坚守志向,不被贫困左右,反映出寒门文人在困境中对高尚品德与精神世界的执着坚守,在物质匮乏中寻求精神富足。

3. 对命运与社会的深刻反思:“惟祸福之无兆,心迷惑而意昏。将显身而不遇,徒窜伏于小藩”表达对命运无常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