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二
鲍照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斲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帐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
赏析:
《拟行路难·其二》是南朝诗人鲍照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整体主题:这是一首闺怨诗,以女子的视角,通过对金博山香炉的描写,展现了女子从新婚时的欢娱到被丈夫遗弃后的痛苦,揭示了封建时代女子在婚姻中遭受的不幸,也可能寄寓了诗人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遭际和感慨,如怀才不遇、被人冷落等。
- 艺术特色
- 构思精巧:全诗九句,用七句写香炉,仅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先极写香炉的珍贵、精美与使用时的美妙场景,如“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斲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从产地、工匠、质料、形制、工艺、图案等方面,将香炉的不凡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后文的情感转折做了充分铺垫,最后“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陡然转折,揭示出女子被弃的悲哀,使读者恍然大悟,原来对香炉的描写都是为了衬托女子的命运。
- 对比鲜明:诗中存在多处对比,一是香炉的华丽美好与女子被弃后的孤独凄凉形成对比,华丽的香炉更凸显出女子的悲惨处境;二是曾经夫妻清夜欢娱的场景与“如今君心一朝异”的现状对比,突出了女子命运的巨大落差和内心的痛苦。
- 象征手法:金博山香炉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女子与丈夫曾经的爱情,曾经的爱情如香炉般美好、珍贵,如今香炉虽在,爱情却已消逝,女子只能对着香炉长叹。同时,香炉上雕刻的“秦女携手仙”也具有象征作用,以秦女弄玉和萧史携手飞升的美好爱情,反衬出女子现实中爱情的破灭。
- 语言特点:语言瑰丽而通俗。一方面,运用了“金博山”“龙鳞之丹彩”“麝芬之紫烟”等词汇,色彩感强烈,描绘出香炉的绚烂华丽;另一方面,全诗明白如话,没有过多晦涩难懂的字词,只用了“秦女携手仙”这一个常见典故,读来朗朗上口,使诗歌在华丽中又不失自然流畅。
- 抒情方式:抒情委婉含蓄。女主人公对于丈夫的变心,没有激烈的指责和控诉,只是“对此长叹终百年”,在徐缓、婉转的叙述中,蕴含着深沉而哀痛的情感,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女子内心的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