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七
鲍照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
赏析:
《拟行路难·其七》是鲍照以独特视角,借物抒情,抒发对人生无常感慨的诗作。它情感深沉,艺术表现手法精妙,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一、主题思想
1. 人生无常的感慨:诗歌以诗人“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起笔,点明内心被莫名愁绪笼罩,为全诗奠定悲伤基调。随后描绘出“松柏荆棘郁樽樽”的荒芜之景,营造出压抑氛围。借杜鹃鸟这一意象,叙述其从“古时蜀帝魂”象征的尊贵,到如今“羽毛憔悴似人髠”“飞走树间啄虫蚁”的落魄,鲜明呈现出命运的巨大落差,深刻表达出人生无常的主题。诗人借此感慨世间万物命运难以预料,即使曾处高位,也可能陷入困境。
2. 对命运变幻的无奈:“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诗人面对杜鹃鸟命运的巨大转变,意识到这种死生变化难以用常理揣度,内心充满悲痛却无法言说。这不仅是对杜鹃鸟命运的同情,更是对所有人在无常命运前无奈的深刻写照,体现出诗人对命运不可捉摸的无力感与深深悲哀。
二、艺术特色
1. 借物抒情,意象鲜明:诗人巧妙运用杜鹃鸟这一意象,将其作为人生无常的象征。杜鹃鸟由古蜀帝魂化身,代表着曾经的尊贵与荣耀,如今却落魄不堪,这种强烈对比,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命运的变幻莫测。借杜鹃鸟的遭遇抒发内心感慨,使抽象的人生无常之感变得具体可感,增强诗歌感染力与表现力。
2. 情景交融,渲染氛围:开篇诗人因愁思出门,“松柏荆棘郁樽樽”描绘出阴森、荒芜的景象,既为杜鹃鸟出场营造压抑、凄凉的环境氛围,又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苦。情与景相互交融,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沉重心情。
3. 情感真挚,直抒胸臆:诗歌结尾“中心恻怆不能言”,诗人直抒内心因命运无常而产生的悲痛,这种真挚情感不加掩饰,直接传达给读者,引发强烈共鸣。前面借景与杜鹃鸟的描述为情感铺垫,至此情感喷薄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