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八
鲍照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
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人生不得恒称意,惆怅徙倚至夜半。
……
赏析:
《拟行路难·其八》是鲍照《拟行路难》组诗中的一篇,以独特视角展现了思妇的哀怨与对人生不如意的感慨。此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质朴,生动地刻画了思妇形象,引发读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一、主题思想
1. 思妇的哀怨与孤独:诗以庭院中一株先开花又随风飘落至西家的桃树起笔,引发西家思妇的悲伤。思妇由落花联想到自身,其丈夫久出未归,当初分别时未料归期如此漫长,如今时光流逝,“床席生尘明镜垢”,家中因丈夫不在而渐显荒芜,自己也因思念变得“纤腰瘦削发蓬乱”,深刻体现出思妇独守空闺的哀怨、孤独与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2. 人生不如意的感慨:借思妇的遭遇,诗人发出“人生不得恒称意”的感慨,升华主题。思妇的经历是人生诸多不如意的缩影,表达出人生充满无奈与挫折,难以事事顺遂的普遍认知,使读者对人生境遇产生共鸣与思考。
二、艺术特色
1.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开篇桃树开花又落花之景,为全诗奠定哀伤基调。落花飘荡至西家,触动思妇情思,景语即情语。景与思妇的悲伤、孤独情绪紧密相连,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营造出浓厚的感伤氛围,增强诗歌感染力。
2. 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通过细节刻画,展现思妇生活状态与外貌变化。“床席生尘”“明镜垢”体现其无心打理家务,“纤腰瘦削”“发蓬乱”描绘出因思念折磨而憔悴的模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痛苦,使读者如见其人,如感其情。
3. 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却饱含真挚情感。如“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以直白语言诉说思妇内心委屈,不加雕琢,却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哀怨与无奈,引发共鸣。
……
解析:
1.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 解析:诗的开篇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中庭里有五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