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谢惠连《祭古冢文》(第1页)

祭古冢文

谢惠连

东府掘城北堑,入丈馀,得古冢,上无封域,不用塼甓。以木为椁,中有二棺,正方,两头无和。多异形,不可尽识。刻木为人,长三尺,可有二十馀头,初开见,悉是人形,以物枨拨之,应手灰灭。棺上有五铢钱百馀枚,水中有甘蔗节及梅李核、瓜瓣,皆浮出不甚烂坏。铭志不存,世代不可得而知也。公命城者改埋于东冈,祭之以豚酒。既不知其名字远近,故假为之号曰冥漠君云尔。

元嘉七年九月十四日,司徒御属领直兵令史、统作城录事、临漳令亭侯朱林,具豚醪之祭,敬荐冥漠君之灵:

忝总徒旅,板筑是司。穷泉为堑,聚壤成基。

一椁既启,双棺在兹。舍畚凄怆,纵锸涟而。

刍灵已毁,涂车既摧。几筵糜腐,俎豆倾低。

盘或梅李,盎或醢醯。蔗传馀节,瓜表遗犀。

追惟夫子,生自何代?潜灵几载?

为寿为夭?宁显宁晦?铭志湮灭,姓字不传。

今谁子后?曩谁子先?功名美恶,如何蔑然?

百堵皆作,十仞斯齐。墉不可转,堑不可回。

黄肠既毁,便房已颓。循题兴念,抚俑增哀。

射声垂仁,广汉流渥。祠骸府阿,掩骼城曲。

圹即新营,棺仍旧木。合葬非古,周公所存。

敬遵昔义,还祔双魂。幽灵髣佛,歆我牺樽。

……

赏析:

《祭古冢文》为谢惠连所作,文章围绕偶然发现的一座古冢展开,在对古冢的描述与祭祀中,传达出对生命、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主题思想

1. 对生命与历史的深沉思考:古冢发掘,墓中遗物尚存,然而铭志全无,墓主的时代、姓名、生平皆成谜团。“追惟夫子,生自何代?潜灵几载?为寿为夭?宁显宁晦?” 等一连串追问,体现出作者对生命在时间长河中消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个体命运无常的思考,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历史沧桑的无奈与喟叹。

2. 对逝者的尊重与人文精神:尽管不知墓主身份,作者依旧以 “豚酒” 祭祀,并将其迁葬于东冈,假号 “冥漠君”。这一系列举动,展现出对逝者的尊重与关怀,体现出超越时代与未知的人文精神,彰显出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

二、艺术特色

1.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先叙述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