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应诏诗
范晔
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
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
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
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
原薄信平蔚,台涧备曾深。
兰池清夏气,修帐含秋阴。
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岖嵚。
睇目有极览,游情无近寻。
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颓侵。
探己谢丹黻,感事怀长林。
……
赏析:
《乐游应诏诗》是范晔应帝王之命,在乐游苑创作的作品,展现了宫廷应制诗的独特风貌与诗人的复杂情感。
一、开篇立论,彰显志趣
“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诗歌开篇便鲜明地表明两种人生取向:热衷功名利禄者趋向朝廷,追求清虚寂静者选择山林。此句为全诗奠定基调,既体现出诗人对不同人生道路的认知,也暗示自身内心的纠结与思考。
二、用典表意,委婉寄情
“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诗人巧用典故。“山梁”句源自《论语》中孔子对山梁雌雉得其时的感慨,暗示人应顺应时势,积极入世;“黄屋”指代帝王之位,以尧无意帝位,表明君主不应贪恋权位,而应心怀天下。这两句借古喻今,一方面契合应诏诗对帝王的委婉劝诫,另一方面流露出诗人对理想政治与个人出处的思索。
三、描绘盛典,展现帝恩
“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细腻描绘帝王车驾莅临乐游苑的盛大场景。皇帝出行,车盖如云,銮铃之声在晨风中传扬,显示出皇家威严。 “时未肃”又表现出皇帝不拘繁文缛节,亲民近人的姿态,传达出皇恩浩荡,也契合应诏诗歌功颂德的要求。
四、景语情语,意境交融
“原薄信平蔚,台涧备曾深。兰池清夏气,修帐含秋阴。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岖嵚”,诗人多角度描绘乐游苑景色。平原草木繁茂,台高涧深,兰池清凉,帐含秋意,沿着水洲攀爬,登山道路崎岖。这些景语不仅展现乐游苑的景致优美,也暗示人生之路如苑中景色般多样。景中含情,情因景生,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五、直抒胸臆,吐露心声
“睇目有极览,游情无近寻。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颓侵。探己谢丹黻,感事怀长林”,诗人由景及情,表达极目远眺、游兴悠长的感受。虽积累学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