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铙歌十五首?雉子游原泽篇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
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古有避世士,抗志青霄岑。
浩然寄卜肆,挥棹通川阴。
逍遥风尘外,散发抚鸣琴。
卿相非的眄,何况于千金。
功名岂不美,宠辱亦相寻。
冰炭结六府,忧虞缠胸襟。
当世须大度,量己不克任。
三复泉流诫,自惊良已深。
……
赏析:
何承天的《雉子游原泽篇》以雉子起兴,借物言志,通过描绘雉子的志趣,联想到古代避世之士,进而阐述对功名、宠辱的看法,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淡泊名利、坚守自我的情怀,在艺术和思想层面都颇具特色。
一、雉子之志:托物言志表高洁
1. 耿介之姿:“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开篇描绘雉子在原野湖泽间游弋,自幼便怀有正直孤高之心。“耿介”一词赋予雉子独特的精神品质,为全诗奠定基调,暗示诗人对这种高尚品格的崇尚,以雉子自比,表明自身志向。
2. 不慕园林:“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进一步刻画雉子。尽管在原泽觅食饮水需付出艰辛,但它不愿栖息于安逸的园林。园林常象征着世俗的安稳与富贵,雉子的选择体现其对自由独立的追求,不贪图物质享受,坚守自我生存方式,反映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二、避世之范:借古喻今明追求
1. 抗志之士:“古有避世士,抗志青霄岑”,由雉子联想到古代避世之人,他们将志向高悬于青天般的山峰,“抗志”突出其志向高远,不被世俗所拘束,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与雉子的耿介、不慕园林相呼应,为诗人的思想表达提供历史依据。
2. 逍遥之态:“浩然寄卜肆,挥棹通川阴。逍遥风尘外,散发抚鸣琴”,具体描述避世之士的生活。他们有的寄身于卜卦之肆,有的划船于河川深处,远离尘世,自由自在,披散着头发悠然抚琴。这些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展现避世之士追求精神自由,不受世俗礼法约束,体现诗人对这种逍遥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三、名利之思:辩证看待悟人生
1. 功名之辩:“卿相非的眄,何况于千金。功名岂不美,宠辱亦相寻”,诗人表明对卿相之位与千金财富并不在意,虽承认功名本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