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别离
吴迈远
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
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
蕙华每摇荡,妾心长自持。
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
富贵貌难变,贫贱颜易衰。
持此断君肠,君亦且自疑。
淮阴有逸将,折羽谢翻飞。
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
正为隆准公,仗剑入紫微。
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
……
赏析:
《长别离》是南朝宋诗人吴迈远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以下是对它的赏析:
一、整体主题:这是一首以思妇视角创作的诗歌,主题围绕着与丈夫离别后的痛苦、思念以及对丈夫追求功名的劝诫,展现了古代社会中因离别而产生的情感纠葛和人生思考。
二、结构层次
1、开篇四层递进写离愁:“生离不可闻,况复长相思。如何与君别,当我盛年时”,诗人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思妇的离别之苦推向深入。先是说生离的痛苦让人不忍听闻,更何况是长久的相思;而在青春盛年时与丈夫离别,这种痛苦更是难以承受,三层推进,把思妇内心深处的离别相思之苦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
2、中间比兴描绘独处景:“蕙华每摇荡,妾心长自持。荣乏草木欢,悴极霜露悲”,通过比兴手法,描绘了思妇面对春色荡漾却不为所动,坚守自己对丈夫的忠贞。同时,将自己幽居深闺的寂寥苦闷与草木的荣枯进行对比,草木尚有欢荣之时,而自己却四季如遭受霜露侵袭般悲苦,形象地展现了思妇独处的凄凉。
2、结尾用典劝夫归:“淮阴有逸将,折羽谢翻飞。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正为隆准公,仗剑入紫微。君才定何如,白日下争晖”,思妇连续引用韩信、项羽和刘邦的历史典故,指出韩信有出众军事才能却被吕后杀害,项羽勇冠三军最终也败于刘邦,他们为刘邦打天下,却都落得悲惨下场。借此劝诫丈夫,功名虚幻,以丈夫的才能与他们相比,又怎能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呢,不如早日归家团聚。
三、艺术特色
1、情感表达真挚强烈:诗人通过思妇的口吻,将离别之苦、相思之痛以及对丈夫的关切和劝诫等情感表达得真挚而强烈,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思妇内心的煎熬和无奈。
2、比兴用典巧妙:诗中的比兴手法使思妇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互映衬,增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