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诗行
汤惠休
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
巷中情思满,断绝孤妾肠。
悲风荡帷帐,瑶翠坐自伤。
妾心依天末,思与浮云长。
啸歌视秋草,幽叶岂再扬。
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
愿作张女引,流悲绕君堂。
君堂严且秘,绝调徒飞扬。
……
赏析:
《怨诗行》是汤惠休创作的一首闺怨题材诗作,通过巧妙的意象营造与细腻的情感刻画,展现了闺中女子深沉的哀怨之情。
一、意象营造氛围
1. 明月寄情:“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明月这一经典意象开篇点题。明月洒下清辉,照在高楼之上,女子觉得这月光饱含着千里之外夫君的光芒。在古典诗词中,明月常被用来寄托相思,此处借明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为女子的思念之情搭建了情感背景,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她对远方爱人的牵挂。
2. 悲风添愁:“悲风荡帷帐”,悲风呼啸,吹动帷帐,不仅带来了身体上的寒意,更烘托出女子内心的凄凉。风本无情,冠以“悲”字,便染上了女子的主观情感色彩,强化了哀怨的氛围,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她孤独无助的心境。
二、情感细腻变化
1. 思念之深:“巷中情思满,断绝孤妾肠”,直言女子在幽巷高楼之中,被满满的情思所困,孤独的煎熬令她肝肠寸断。这直白的表述,将思念之浓烈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
2. 时光之叹:“暮兰不待岁,离华能几芳”,暮春的兰花不等一年终了便凋零,女子借此自比,感慨青春如兰花般易逝。她在青春流逝中独守空闺,与爱人分离,这种对时光匆匆、容颜老去的叹息,进一步加深了哀怨的情感层次,体现出她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3. 倾诉无果的无奈:“愿作张女引,流悲绕君堂。君堂严且秘,绝调徒飞扬”,女子希望化作张女悲歌,让悲伤的曲调萦绕在夫君的厅堂,以传达自己的思念。然而,“君堂严且秘”,夫君所在之处森严隐秘,她的歌声即便再动人,也只能徒然飞扬,无法传至爱人耳中。这种求而不得的无奈,将女子的哀怨推向了高潮,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她内心的绝望与无助。
三、艺术手法特色
1. 比兴手法:诗中多处运用比兴。以“暮兰”自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